赵荣
2023年10月12日
亲水喷泉演绎别样浪漫。
歌唱幸福生活。
健身步道增色植物园。
品类繁多的健身器械受青睐。
塑胶运动场让健身更安心。
本报记者 赵荣 文/图
随着城市绿化率的不断提升,近年来,我市一个个功能各异、景色独特的公园相继落成,步道健身、湖面赏荷、绿树成荫……公园既承载着市民休闲、娱乐、健身的职能,又成为城市景观的“颜值担当”,也是城市“一刻钟生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我市根据市民生活需求,对市人民公园、市运动公园、市植物园、海南区恩格尔河公园、乌达区人民公园等“老”公园进行运动场地新建改建、绿化景观提质增效、基础设施更新完善等,全面提升公园“颜值”和服务水平,着力为市民提供优美、舒适、安全、绿色的休闲娱乐环境。
场地改造 拉满群众运动体验
在我市,喜欢运动的市民数不胜数,羽毛球、毽球、篮球、健步走、广场舞等运动深受人们喜爱。对于运动场地缺失的市运动公园、市植物园来说,此次改造的重点之一便是新建改建运动场地。
进入市运动公园南入口,最显眼的莫过于入口广场上新建的羽毛球场、篮球场、毽球场,彩色的塑胶地面上人们三五成群地进行着各项运动。“今年5岁的儿子最喜欢这块新建的非标篮球场,这块场地是专门针对儿童设计,篮筐距地面较低,不论是孩子独自扔篮球,还是结伴运动都非常好。脚下的塑胶地面柔软且弹性十足,很受孩子们追捧。”市民陈丽说,“以往带着孩子逛公园,我寸步不离,生怕孩子磕着碰着。现今带一颗篮球,把他往这里一放,准没问题。”
“这里是公园提质改造的一个亮点。针对不少游园儿童无事可做,秩序不佳的状况,便想建几个非标篮球场给孩子们活动,既可以释放他们好动的天性、培养篮球兴趣,又可以改善园内秩序。”市运动公园管护所所长贾宗镇说,滨河新区人口较多,但位于中央的市运动公园面积却并不大,此次主要解决的就是承载力的问题。改造从今年5月初开始,到目前已基本结束,是建园以来提质力度最大的一次。此次改造包括东门新建占地约620平方米篮球场、170平方米的羽毛球场,在南门广场改造了420平方米的儿童篮球场、370平方米的羽毛球场、340平方米的毽球场,为已有的笼式足球场更换人工草坪及围网的翻新。
“如今的运动公园环境更加优美、功能更加齐全,是我们理想的锻炼场所。”正在公园里锻炼的市民陈冲指着新开辟的篮球场、羽毛球场说,“这里是由一块绿地改造而来,脚下是柔软的塑胶地板,围挡外绿树成荫,即便是炎炎夏日,在这里运动也不担心被晒着。”
步入市植物园,彩色沥青铺就的健身步道让人眼前一亮,相应的位置上还标着运动里程,健步走或慢跑的人多了,也让植物园热闹了不少。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植物园面积大,但园内道路不畅,甚至有不少道路年久失修,想要在这里环园健步走,走着走着就会迷路。她笑着说:“今年改造后,想要健步走,只需寻找彩色沥青步道即可,沿途一边赏景,一边健身,真的是惬意极了。”
市植物园管护所副所长马卫东介绍,今年植物园改造项目总投资约1700万元。其中,园路改建、新建了长3918米、宽6米的环形健康跑道,儿童沙池,2块7人制人造草坪足球场,2块彩色硅PU篮球场、2块彩色EPDM塑胶面层羽毛球场,290平方米的花岗岩健身广场。
除此之外,市人民公园也有新变化,北门旱冰场南侧的运动广场新安装的健身器械和重新铺设的塑胶地面已投入使用。公园管护所所长李刚介绍,市人民公园先后经过多次提质改造,是我市功能性最全的公园,今年又对运动广场以及篮球场进行改造。“运动广场上的健身器械已有10余年的历史,每年要多次进行维修,但开焊、破损等情况一直持续。”李刚说,“全新的设施让这些问题一次性得到解决。此次的运动器械除增添吊环、乒乓球桌等器材外,还增设了秋千等孩子们喜欢的运动器材,并对原有场地敷设了塑胶地面,市民锻炼时的安全性更高了。”
完善设施 满足市民游园所需
公园是城市的绿肺,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游憩的场所,也是市民文化的重要传播阵地。近年来,随着乌达区建成较早的公园服务承载人数不断增加,设施使用年限越来越长,公园也变得日益陈旧。
“乌达区人民公园是我们每天都要玩耍、锻炼的场所。由于年代已久,人工湖上九曲回廊栈桥桥面油漆斑驳掉落,木头松动,走上去真是考验胆量。”市民李庆告诉记者,今年改造后,这里又恢复了当时的“容颜”。
步入乌达区维邦公园北门,沿着崭新的台阶拾级而上,映入眼帘的是台地广场。广场上人们载歌载舞、热闹非凡,再沿着小路向前,粉刷一新的曲桥和碧水与绿树相映成趣,别有一番景色。居住在乌达区新达小区的李粉梅告诉记者,双拥街打通后,维邦公园也有了新变化,新开设的北门代替闭塞的林地,人们来往公园锻炼真是方便极了。
乌达区公用事业发展中心工程部部长高飞介绍,今年开展了老旧公园提质工作,对乌达区人民公园、维邦公园配套设施进行维修或增补。
在今年的市运动公园改造中,完善基础设施是一大看点。看台上有了遮阴篷,音乐喷泉水花绽放,就连曾经需要排队玩耍的秋千都增加了许多……
在健身器械区,孩子们的欢声笑语随着秋千的起伏飘荡着。家住海勃湾区文香雅苑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外孙最喜欢公园里的秋千,周末和下班时这里人满为患,孩子们一个接一个排队,才能玩上。“现在好了,秋千增加了16架,用不了几分钟就能轮到。方便了不说,矛盾也少了。”她说,公园改造不仅为孩子考虑,适合我们老年人的活动也有很多。休息座椅增多了,就连林地中的棋牌桌也不用占地方,来了就能组团玩儿。
“今年已经新增69套休闲坐凳,50套棋牌桌,预计还要增加20套休闲坐凳和10套棋牌桌,以满足更多人的需求。”贾宗镇介绍,除此之外,分类垃圾箱在原有100套的基础上又增加了60套,增加了13处林间小品、14座主题雕塑、6座景观廊架、约800平方米张拉膜遮阳面积、水磨石花坛坐凳、防腐木树池坐凳、主题logo花池、12套庭院灯,9套高杆灯,400套喷泉灯等。
市植物园今年也有一些变化,园区新建了南大门,改造了西大门并新增两处景观墙,为小龙湖水榭屋面增加仿真茅草,铺设面包砖园路1288平方米,以及圆形树池坐凳、太阳能路灯、球场增加LED投光灯、桌椅等基础设施。
这些公园改造只是我市公益性基础设施改造项目的缩影。除此之外,葡萄公园、法制公园、青山翰墨园、市人民公园、乌珠慕公园等也开展了不同范围的管网、照明、监控等基础设施改造。
绿化改造 打造城市生态之窗
与几十年前风沙肆虐的恶劣气候比起来,乌海如今绿染城郭,园林事业从绿化到美化,园林景观愈加精致。
记者了解到,今年市运动公园绿化改造提升面积约2300平方米,增加景观乔木约105棵。“园中还新栽种了不少大型观赏类树木、开花景观树等。”贾宗镇说,公园从开始的绿化,到如今的美化,先后引进了法桐、西府海棠、垂丝海棠、绚丽海棠、金叶复叶槭等树种并结合现有的花卉、植被来打造一个美丽多彩的城市公园。
居住在公园附近德顺祥庭居民陈桂花深有感触地说:“公园里的绿色越来越精致,就连植物栽种也充分考虑功能性。夏天逛公园,蚊子非常多。喷花露水、穿防蚊衣裤,甚至我还自制了拂尘驱赶蚊子,可效果却不怎么样。爬地柏散发出的气味有驱蚊效果,今年公园里就新栽了不少。”
在市植物园里,新栽种了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在夏季营造出花姿摇曳、满池荷香的美景,吸引了无数游客打卡、拍照。“公园还选择了金叶复叶槭、丝棉木、垂柳等适应性强、成型快的树木和委陵菜、爬地柏等植被进行栽种。”马卫东说。
秋风习习,三三两两的居民漫步在海南区生态园的人行步道上。“咱们海南区的景致更好了,出来散步,看着也舒心。”正在遛弯的王培忠说。海南生态园曾被称之为“海电公园”,2017年被海南区政府收回并交由海南区园林局管理。2020年,全方位提质改造后的生态园开门迎客。今年,这里的植被、绿地经过园林人的巧手变得更加美丽、精致。
“春夏以来,我们单位组织人员对园区乔灌木开展了的整形修剪维护等工作,累计修剪乔木45000株,灌木23000丛。”海南区公用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王钊表示,2017年接手该园以来,根据地形、环境、定位等因素量身设计,并进行全方位的提质改造。今年在完善公园服务功能的同时,主要开展修剪工作,满足民众游园需求,提升其满意度和幸福感。
此外,海南区公用事业发展中心从“一个节点、一块绿地、一条道路”入手,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绿的原则,对道路两侧空地、公园裸露土地、城区口袋公园进行提升改造,对城区主干道路绿化带内缺株断垄、裸露土地进行补植补栽,还实施了恩格尔河北岸广场绿化提升改造工程。
王钊介绍,恩格尔河北岸广场原有绿化池、绿地被人为破坏严重,海南区公用事业发展中心针对该问题进行重新设计,将绿化池改造为绿篱。广场北侧驳岸则进行局部卵石堆砌改造,针对原有绿地土壤高出绿地部分进行下挖,改造成下沉式绿地。考虑到恩格尔河北岸绿化带苗木缺失现状,根据管区实际情况将包银高铁建设占用区域的灌木和北山原有果树间苗移植到恩格尔河北岸,打造恩格尔河果树林带。
一片片绿地碧草如茵、一株株鲜花姹紫嫣红、一座座廊桥曲径通幽……点滴绿色汇聚成公园最美的样子,带给市民美好惬意的生活。“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已经成为市民诗意生活的“标配”。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