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园秋色盈菊香

2023年10月20日

常胜

在花卉的世界里,有许多花特别是名贵的花卉让人赏心悦目:如雍容华贵的牡丹,美丽诱人的玫瑰,清香怡人的春兰,亭亭玉立的夏荷,鲜艳欲滴的月季,但我更钟情的却是朴质无华、凌寒怒放的菊花。乌海第38届金秋菊展圆了我多年向往的菊花梦。

金秋十月的一天,我们一家人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来到了运动公园,观赏菊花展览。还未走进南门,一簇簇、一盆盆菊花就映入眼帘。越往里走,越是视野开阔,一个个各具造型的花篮、花坛、花廊、花架和鲜花拱门展现在面前,真正走进了花的海洋、花的世界,让人目不暇接。林林总总的菊花不仅形态各异,还被赋予诗意:有裙裾飘飘直奔月宫的“嫦娥奔月”;有白鸽飞翔、金菊满地的“吉祥如意”;有扇面为框、山水为图,伫立于黄菊之上的“锦绣河山”;有福字居中,金菊拱卫的“福地洞天”……

远观这精美造型已经让人赞叹不已了,再看那各色菊花,品种之多、色彩之艳更是让人眼花缭乱、如入仙境。那白的如雪花飘飞,紫的似晚霞流云,红的像火焰喷薄,黄的如镶金嵌玉。再看那置于花架、独享尊荣的名贵品种,同样冠以既形象又贴切的名字。金黄的“滦水雅桂”;白如玉、飘如丝的“古韵秋色”;橘红如霞、飘飘洒洒的“龙飞赤色、盘龙瀑布”;形同棉花糖的“粉勾”;芯如黄金镶玉、四边嫩红色长须烘托得“金枪托桂,白雪红梅”,那鲜红鲜红的“大红芍药”;华芯凝紫、花瓣如箭的“紫燕双飞”;棕黄相间、如凤凰展翅的“凤凰振羽、金风万里”;娇艳欲滴的“红袖添香”;圆润似一团绒球、四边如长须拱卫的“白金玉堂”;金光四射的“国华飞舞、太平金月”;色如白玉、形似珍珠的“香雪绣球”;端庄大气、如金色皇冠“金皇后、金燕重阳” ;更奇的还有紫白纷呈、形似荷花的“鸳鸯秋荷”……大家在赞美声中争相拍照,让这良辰美景和绚丽的花朵永远留存在记忆中。

这么多种名贵的菊花朵朵天姿国色,簇簇精美绝伦,令人震撼。那些叫不上名字的花儿也同样是大方得体、浑然天成。有的像雄鹰翱翔,有的像玉兔酣睡,有的像双鸟小栖,有的像一团团圆润的绒球。那相拥在一起的多像两个害羞的姑娘、那亭亭玉立的酷似一位衣着华美的少妇。菊花的花瓣也是各具特色。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的宽似马兰,有的细如琴弦,有的直如飞瀑,有的弯如卷发。那大朵的白菊近似葵花,圆润紧致;而小巧玲珑的则像夜空中闪烁的星星,它们既不艳羡名贵花色的高高在上,也没有无名无分的自卑,每一朵花儿在各自所在的位置各显神通,开得热烈,开得自如,开得洒脱。与那些硕大无朋、娇艳动人的名花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组成一个个各具特色、姹紫嫣红的大花园。灿烂的花儿和四周挺拔的白杨、婀娜的垂柳、冠盖如伞的槐榆构成一幅幅精美的立体画。据园艺师介绍,全世界约有菊花品种19000余种,这次菊展培育和精选了100多个精品,共6.5万余盆。我不禁啧啧赞叹:不辞辛劳的园艺工人,为乌海乃至周边的百姓献上了规模空前的视觉盛宴——“秋之韵”,真让人们大开眼界了。

菊花虽然没有木棉艳丽,也没有桂花香气浓郁,但它开得大气,开得潇洒。古往今来,不少诗词把菊花人格化,当做安于贫穷、不慕虚华、清风傲骨的象征。黄花晚节香,就是古人用菊象征人的品质的高洁,并与中空外直的翠竹、傲视寒冬的蜡梅、清素典雅的春兰并列为花中“四君子”。而那些爱菊颂菊、自比菊花的志士仁人也为后世称道和景仰。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流放中,写下了“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的咏菊佳句,流露了诗人的爱菊赞菊和思乡爱国之情。东晋时的陶渊明鄙视腐朽的官场,不愿与贪官劣吏同流合污,毅然辞官躬耕田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与菊相伴清心寡欲的恬淡心态和不羡慕荣华富贵、士有高洁之节的品格。著名画家郑思肖在南宋灭亡后拒绝在元朝任官,自称南宋“孤臣”,写下了“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著名诗句。当知交故友纷纷投奔新王朝之际,郑思肖却远离官场,宁可隐居寺庙,孤寂老死,也要坚持气节,抱香而逝,绝不去做元朝统治者的奴才。“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唐末的黄巢把菊花比作身披黄色铠甲的武士,立志要推翻封建王朝,表达了一个农民起义领袖的雄心壮志和远大抱负。

菊花除了极高的观赏价值之外,相当一部分可以入药。“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东坡老人的《赵昌寒菊》诗,又从另一个角度,道出了菊的药用价值。菊花辛、甘、苦、微寒。具有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夏秋时节,泡一杯白菊玫瑰茶,看杯内菊瓣舒展如雪、玫瑰升腾似霞,闻一下清香扑鼻,品一口顿觉清爽香甜、沁人心脾,这是何等的惬意滋润。

我赞美菊花,不仅是它潇洒秀丽、飘逸典雅的外表,更赞美它坚韧不拔、凌寒傲霜的刚毅品格;赞美它不与百花争艳、秉性高洁的一身傲骨;赞美它谦虚隐忍、不慕虚华的高尚情操……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