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耀艇:笔墨承家道 书法写人生

张靖爽

2024年01月30日

意气风发的牛耀艇。

隶书 团扇作品节选王澍《论书》

■唱响“北疆文化”品牌·乌海文化人 115

本报记者 张靖爽 文/图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乌海,一座人杰地灵的城市。

作为一座移民城市,黄河文化、书法文化、赏石文化等在这里风云际会,沉淀且绽放出熠熠生辉的“本土文化”。

厚重的文化土壤也孕育出一批优秀文艺工作者。在他们中间,有书法家,有画家,有作家,有舞蹈家,有摄影家,有曲艺家,有工艺美术大师……他们造诣精深,成就斐然,是专业上的佼佼者,也是城市文化的引领者。

见贤思齐,为了向榜样学习,《乌海日报》推出“乌海文化人”系列访谈,以专访的形式走进文化人物的华彩人生,去努力探寻他们执着向上、砥砺前行的人生轨迹,近距离倾听和深层次挖掘他们生命中的闪光点,借此给人以启迪,激发出催人奋进、永不言败的正能量!

两岁识字,七岁练帖,八岁参加国家级书法比赛,牛耀艇一直以来都是别人口中“有出息的孩子”。现在,他与书法结缘相伴20多年。他的书法作品有时笔力雄健、大气磅礴;有时流水行云、笔走龙蛇;有时如钢枝铁干、老树虬根。他出色的艺术造诣赢得了我市书法界的高度赞赏。

一写钟情难忘却

牛耀艇,1994年出生于乌海市海南区。从小就活泼好动的他,被老师“叫家长”是常有的事儿,母亲为了让他静下来,便给他报了绘画、弹琴等特长班。然而,他对这些都没什么兴趣。有一天,邻居向母亲介绍了一位书法老师,建议他可以试试学习书法。仅仅第一次上书法课他就被深深吸引住了,或许是因为老师幽默风趣的教学方式,或许是书法的魅力本身,总之他迷上了书法,并就此展开了学习之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从学习书法后,牛耀艇每天放学后都会主动去学习一两个小时书法,不仅性格变得安静了许多,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在小学二年级时,他已经开始在国家级书法比赛中崭露头角。“对我来说,每一次获奖都是新的进步和更好的激励,总能让我充满动力继续前行。”牛耀艇笑着说。他越是有所成绩,就越想做得更出色。

中考前期,老师告诉他可以通过书法考取市一中。他十分欣喜,便在海勃湾区找了一位书法老师,每周日培训一天。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成功考入了市一中。面对愈加繁重的学业,家人曾问他是否要放弃书法,他毅然决然地拒绝了家人的提议,父母见状便说:“既然你喜欢,那就学,我们全力支持。”就这样,他在学书法的路上继续探索前进。课业忙碌时,练书法反而成了最有效的放松方式。

翰墨之旅勤追梦

高考前所有艺考生都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集训方式,提高个人专业水平。牛耀艇也不例外,在学长的建议下,他背起行囊前往广西一所书法培训学校开始了长达半年多的集训时光。

初入集训班,牛耀艇为了赶上学习进度,日日埋头苦练,练习书法的时间更是达到每天12小时以上,一个月的时间他就成了百名集训生中的前五名。然而,勤奋并没有带来丰收的果实。统考后,班里的同学们接二连三地收到了喜报,他却没有考上。他找到老师,说想放弃,老师安慰他说:“以你的水平,统考不是唯一的出路,你完全可以考校考。”在老师的鼓励下,牛耀艇打消了放弃的念头,坚持每天学习,直到校考开始。 牛耀艇说:“太难了,那时候对于我们内蒙古的书法生而言,要求可以说是非常高,能考的学校还有限。我考四川美院的时候还有个小插曲,当时不知道怎么了,临考前一晚开始发烧,第二天醒来,我已经完全无法行动,是两名同学搀着我去的考场。考试时,考生需要自己折纸,但题目是28个字,我却糊里糊涂地折了20个格子。当发现不对劲时,又重新折,看着痕迹不是很清楚,只好再用铅笔轻轻描写。写完后,擦去铅笔印时,我竟不小心把纸蹭破了。我心想这下完了,肯定是白考了。但结果令人大吃一惊,我竟然是我们集训班里考得最好的一个。”

就这样,牛耀艇每隔几天就要辗转一个城市去考试,每次考试前都会通宵几个晚上苦练书法。付出的努力没有白费,他考过的院校通过率达95%。

面对优异的校考成绩,牛耀艇深知自己离美好的未来只差临门一脚。他开始苦学文化课,每天学习到凌晨三四点成为常态,头发一把一把地掉。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不仅坚持陪伴他,还会给他准备各种营养品。渐渐地,母亲的身体无法承受,最终因血压过高住进了医院,并给牛耀艇留下一封信。说话间,牛耀艇的眼眶湿润:“其实我还想复读,争取更好的成绩,但我觉得母亲太辛苦了,所以就直接上了大学。”

大学毕业后,牛耀艇选择回到家乡。他说:“咱们乌海的书法氛围非常好,也是国内数一数二的书法名城。在外学习多年后,我一直想着要回到家乡,将所学知识传授给乌海的书法学子们。”他如愿考入了市一中,担任书法老师。

教书育人终不悔

担任书法老师五年,牛耀艇从教师小白到教学能手,真正做到了为人师表。

牛耀艇的课堂是轻松、友爱的,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弟弟妹妹,用心、用情去教。在教学过程中,他与学生教学相长,所有人坐在一个房间里,互相支持、互相学习,为同一件事而努力。他说:“无论干什么,团队协作的力量都无限大。学生们的成长之路更是如此。有好朋友、好伙伴的‘推波助澜’,进步也会更快。”

在教学的同时,牛耀艇不忘提升自我。他不仅自我学习,还时常与我市其他书法家相互切磋、交流、学习。日常习书,牛耀艇除了临帖,还经常书写历代名篇。遇到不熟悉的作品,先用钢笔将作品整篇写出来,然后从中国书法大字典里查出这篇作品里的每一个字,一个字一个字地练。牛耀艇习书字字求好,不厌其烦,经过几十遍甚至几百遍的练习后,最后才将整篇文章书写出来,一气呵成。此外,牛耀艇还十分重视名篇的阅读与理解。“阅读、理解是学好书法的重要因素。我家里现在有近20本工具书。每当我遇到疑虑的字时,就会翻开工具书,仔细阅读这个字的相关释义,并记在笔记本上。”牛耀艇坦言,他之所以如此努力,一方面是为了让自己的习书技能有质的提升,另一方面是为了给学生们做一个好的榜样。

牛耀艇说:“我有自己的教学方法,会告诉孩子们,你们是最棒的,可以放手去创作。如果需要的话,我就会在你们身边。”凭借这样的教学理念,牛耀艇培养出10多名学生进入了书法专业学院。其中,不少学生多次荣获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书法比赛奖项。

“牛老师非常负责任,我家的孩子热爱书法,每次想参加比赛时都会去找牛老师指导。他不求回报,慷慨地传授知识。我们的孩子现在已经获得了近20个书法方面的获奖证书。”学生家长王娜说。

当被问到如何看待自己的书法成就时,牛耀艇说:“我觉得每幅作品都不够成熟和完美,因此我一直在不断学习和吸取养分。每隔一段时间,回头看之前创作的作品时,都会发现它们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艺无止境,今后我还会继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和书写技艺,争取更好的成绩回馈支持和帮助过我的人。”

人物小传

牛耀艇毕业于兰亭书法艺术学院,现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内蒙古书法家协会会员、内蒙古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市一中校级优秀教师。

他先后荣获浙江省大学生艺术作品征集展一等奖,2018“新时代”全国诗书画印联赛金奖,自治区中小学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一等奖,乌海市第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一届中小学师生书法绘画摄影展一等奖。

此外,其作品还入选《中国当代作家书画家代表作文库》,中国大书法系列展——全国大书法正书作品展,内蒙古新人新作展,2023内蒙古自治区政协书画展,乌海市“共书家乡美”主题书法大赛,“祖国万岁”兰亭书法艺术学院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主题篆刻创作精品展。

其书法课程《墨韵流香》颜真卿楷书技法课程先后在乌海电视台、内蒙古电视台、学习强国内蒙古平台、学习强国全国总平台上播放。同时,他辅导的学生在市、自治区、国家级各级各类书法专业比赛中斩获一、二、三等奖。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