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背

2024年06月14日

徐妮

20世纪80年代初,父母结婚后没几年,爷爷奶奶随着大伯一家子去了县城。

老家到县城,大约有一百里,这在当时算是一段不短的路程。那时大巴车极少,若是去城里,父亲有时会骑自行车。

七岁那年,父亲载着我一起去城里探望爷爷奶奶。百里远的路,父亲一脚一脚蹬,车轮一圈一圈转。从清晨到傍晚,我们穿过村庄、山地和河流,一路上,“铃铃铃”的声音响起,犹如我在歌唱。自行车的后座,是父亲亲手做的,软绵绵的,像小沙发。

山路蜿蜒,时有颠簸。遇到上坡之际,父亲便会下车,双手握紧车把推着自行车往前走。下坡时,我则紧紧地靠在父亲的背上,他宽大而坚实的背上,汗水已浸透了衣衫。然而,这汗湿的背,却成了我最坚实的依靠,让我感到心安。那一刻,我头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父亲的背,宽大而坚实。

十二岁那年,我上了初中。从老家到镇里的中学,有五十里路,每日仅有一辆大巴往返其间。平日里,我住在学校,只有周末才能回一次家。每到星期天返程,我们都要步行五里乡间小路后,才能到达大路上的候车点。若是错过了班车,再搭不上顺路车,便得步行到学校去,所以每次都要早早出发去等车。

天边未明,月亮尚挂树梢,我和父亲便出门了。无论春夏秋冬,风霜雪雨,这一幕已无数次上演。昏暗的天空下,山峦朦胧,道路模糊,唯有父亲的背影,始终清晰如昨。他背着沉重的行李,步履坚定,我迈着小碎步紧随其后。遇到崎岖不平的路,父亲总会伸出大手紧紧牵住我,生怕我磕着碰着。父亲的背高大而挺拔,仿佛只要有他在,我便能无所畏惧。

十五岁那年,我读高中。我们一家也在县城安了家。那年夏天,父亲因工作之需,拥有了一辆单位配备的摩托车,这于我们家而言,无疑是一大乐事。正值父亲需前往南区镇里下乡工作之际,暑假也悄然而至。父亲提议让我和妹妹一同前往南区,说是为他做饭,实则是让我们去度假,我们欣然应允,满是欢喜。

傍晚时分,太阳躲入层层云翳之中,我们启程了。由于我比妹妹更为瘦小,所以我坐在了中间,被父亲和妹妹紧紧包围。摩托车驰骋在树荫下的柏油路上,树影婆娑,洒下一路斑驳。夏日的微风吹过脸庞,两旁的树木飞快地倒退着。那速度犹如自由之风,无拘无束。我微微侧头,轻靠在父亲的背上。父亲的背,不再像记忆里那么挺拔,岁月在父亲的背上刻下了辛劳的痕迹。

十八岁那年,我到外地读大学,那是千里之遥的陌生城市。父亲和母亲一同前往送我去上学,直到将我在宿舍安顿妥当。我们在学校的餐厅吃了卤面,我清晰地记得,父亲那天几乎没吃什么东西,兴许是不合胃口,兴许是天气太干燥。餐后,他们便要起身去南方探望我姐姐。站在校园门口,目送着他们渐行渐远的身影。我注意到父亲的背似乎比以前瘦削了,每一步都显得那么沉重。他们时不时地回头向我招手,示意我回去。还未分开,我便开始想念他们了,那是我人生中过得最漫长的一天……

每次回想起那天的情景,我都会特别自责,为何那日没有再为父亲买碗汤面。后来从母亲口中得知,他们离开学校去了车站后,父亲一直叹息,红着眼睛说,把我一个人留在外地,他们真的好不放心。好在第二天,当父母平安抵达姐姐那里,我们通了电话,彼此才安心一些。

三十岁那年,我去了外地工作。与此同时,我家也迎来了一个重要时刻——父母从县城搬迁至市区,迎来了他们生活中的又一个春天。过年回家,父亲开车来机场接我。一出来,我便看见父亲站在人群中张望。远远地见我走来,父亲脸上顿时漾起一抹温暖的笑容。他习惯性地伸出手,接过我手中的行李箱,并招呼我先上车。这么多年,只要我出门或归来,总是父亲替我拿行李,没有例外。

我拉开车门,坐进了后座。车子缓缓启动了,我静静地看着父亲的背影,感受着他开车时稳健的动作。父亲的背在时光中慢慢变得沧桑而深沉,他的头发已有些许斑白,皱纹也爬上了额头和眼角。但他依旧精神矍铄,始终保持着那份温暖与力量。

时光时光慢些吧!我想,从今往后,该是我为父母撑起一片天地了。我想带他们去旅行,去看更广阔的世界;我想为他们下厨,做几道可口的饭菜;我想成为他们的依靠,正如他们多年来对我无私的庇护与深沉的爱……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