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者如何成为写作者

达人说,可以从写书评开始

韩建慧

2024年06月20日

本报记者 韩建慧

对于许多读者来说,因为喜欢阅读,所以写作的愿望总会被勾起。

就像演员“演而优则导”一样,当一位热爱阅读的读者在接受了大量的信息后,总会产生参与创作的冲动,将思想输出、将文化分享,从而走上从阅读者到写作者的蜕变之路。

但也有很多读者,始终徘徊在写作的门槛之外。不少读者都坦言,一旦提起笔来,就会陷入纠结,不知道写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写,或者好不容易开了头,却发现写不下去。即使写了一大半,也会陷入结尾焦虑之中。

每当发生这种情况,不少阅读者都会觉得,是自己“书读得不够多”的缘故。但短期之内又不知道如何自我提升,当这种情况反反复复时,想要写作的心情总会备受打击。

从阅读者到写作者真的很难吗?读多少书才能“动笔”?想要成为一名写作者,如何入手比较容易?多位读书达人建议,倘若您也有类似困扰,不妨先从书评写起。

书评写作,本质上是锻炼思维的过程

纷繁复杂的信息时代,每个人都是知识和内容的接收者,也是传播和创造的参与者。从阅读者到写作者的距离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一种顺其自然的过程。只不过,两者是必要而不充分的联系,阅读是写作的必要前提,但写作却只是阅读的一个结果。

读书达人宋溪擅长写散文,多年来常有各类精美散文见诸报端和杂志,累计已经发表了几百篇,他坦承,自己写作初期也觉得“万事开头难”,自我锻炼的方式就是写书评。

想要写作,当然需要有一定的阅读量。但宋溪也认为,阅读只是被动地输入,“就像是接上别人的水龙头,输入自己的大脑。写作则是主动的输出,不能单靠一只水龙头,想要输出得好,就得有精密的思维逻辑管道。”他说。

如何构建这样的“思维管道”?宋溪说,可以先从最简单的入手。那就是把阅读过的文本展示出来。“写书评就是很好的办法,书评写作本质上是一种锻炼思维的过程。它要求我们不仅要有深厚的阅读基础,更要有独到的见解和表达的能力。一篇好的书评能激发他人对书籍的兴趣,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与讨论,甚至影响其他人的阅读选择。因此,通过写书评,阅读者可以锻炼自己的思考力、表达力和影响力。”他说。

书评写作,是练习表达与结构的方式

读书达人刘洋也是位写作爱好者,目前在某网站已累计完结作品300多万字,是小有名气的网络写手。刘洋介绍,自己初入“写作之门”也是从写书评开始的,“要写一篇吸引人的书评,得做到深度阅读与理解。这意味着读者要细致地阅读原书,用心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了解书中的人物、情节、主题以及写作手法。深度阅读后,还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这个过程中,可以与其他读者交流思想,但关键是要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不盲目跟从他人观点。”他说。

作为一名网络文学爱好者,刘洋很擅长通过分析别人的“爆款”作品找到其创作的“金钥匙”,然后将其化为己用。“我看一本小说,会很认真地给作者写书评,通过写书评,我与作者和读者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很注重结构与表达。一个清晰的结构能帮助读者更好地跟随我们的思路,而生动、准确的表达则能让书评更具吸引力。”他说,“看得多了,写得多了,交流得多了,自己便也懂得了如何创作大家都喜欢的小说,找到了那个爆点。”

书评写作,需要不断练习和思考

当然,书评写作也是一种技能,需要不断练习与反思。读书达人晓雪给记者分享了她的阅读经历:“看一本书,几年前看是一种心情,一种理解方式,几年后看,因为有了新的人生阅历而产生了其他的想法。”

让晓雪有这样认识的,是她高中时读过的一本名为《千城一面》的小说。“地摊儿上偶然买的一本小说,内容就是青春伤痕文学,写了小城市一对到深圳打工的姐妹花的情感之路。高中时岁数小,看到的都是主人公求而不得的爱情。等多年之后我才发现,作者是在借这对姐妹的故事,讲述一个群体,他们从小城市到大城市的迁徙之路上充满了故事,有青春奋斗的过程、有努力面对生活的辛苦、有情感上缥缈无依的失落。而这些,都是在我有了更多的人生阅历后才醒悟到的。”她说。

晓雪认为,写书评需要不断的练习和反思。“可以从自己最感兴趣的书籍入手,尝试写第一篇书评,并逐步扩大阅读与写作的范围。随着时间的积累,我们会发现自己在文字运用、思维逻辑和创意表达上都有了显著提升。在这一过程中,接受有效的反馈十分重要,可以将书评发表在网络平台或读书社群中,邀请其他人进行点评,以此得到进步。当自己的书评得到认可,甚至能够影响其他读者的时候,这种成就感会成为我们继续前行的强大动力。此时,我们就不仅仅是书籍的消费者,而是观点的生产者,文化的参与者。”她说。

阅读与写作,没有必然的关系。但阅读者到写作者的蜕变,却是一个充满挑战和乐趣的过程。倘若你也有写作的愿望,希望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不妨也试试写书评这个办法,逼自己戒掉走马观花的阅读习惯,学会读一读、停一停、想一想,用书评写作作为写作旅程的起点。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