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消费 “热”起来

韩建慧

2024年06月24日

万达金街热闹非凡。 (高瑞鹏 摄)

本报记者 韩建慧

夏至过后,天气一日热似一日。随着气温越来越高,夏日消费也呈现出火热的态势。

防晒经济热力四射、清凉商品迅速热销、夜间消费业态繁荣、避暑旅游蓬勃发展……尽管高温给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但借助旺盛的消费市场和丰富的商业机遇,夏日经济也成为一大亮点。

“硬防晒”成夏季标配

头顶遮阳伞、身着防晒服、面带“脸基尼”,再搭配上防晒防紫外线的超大款墨镜……随着气温升高,城市街头全副武装出行的市民可真不少。

近年来,随着人们防晒意识的提升,“防晒经济”也变得热力四射。从以前防晒是爱美的女孩关注的事儿,到如今全民都在防晒,且大多数人不再满足于防晒霜、防晒喷雾等化学产品对紫外线的阻隔能力,防晒服、防晒帽、防晒面罩、太阳伞等“硬防晒”用品越来越走俏。

6月22日是星期六,记者在市区某商场内看到,一家正在打折的防晒用品店里挤满了顾客。市民朱女士正在试戴一顶防晒帽,她告诉记者,这顶防晒帽是给八旬的母亲准备的。“这几天紫外线太强了,老太太出去遛弯时觉得自己的凉帽戴着太热,让我给她买一顶带防晒涂层的。”她说。今年刚参加完高考的准大学生小茉和朋友则想买一件防晒衣,正在为款式发愁。小茉看上的是一件长款,一直到小腿,像一件“袍子”,朋友却觉得这种款式虽然便捷,但价格要比短款防晒衣贵两倍,不划算。

防晒用品卖得好不好,店员小朱有话说。小朱告诉记者,今年防晒用品销售旺季从5月份就开始了,防晒伞、防晒帽、防晒衣以及手套、冰袖等产品卖得最好,就连以往乏人问津的“脸基尼”都出量甚高。记者在某网购平台发布的2024年夏季消费热点报告中也发现,随着防晒渐成全民共识,相关装备需求逐年上升。2024年,该网站防晒消费旺季比往年早1个月开启,“防晒衣”“防紫外线”等关键词搜索量同比翻倍增长;与此同时,防晒套装、防晒裤装等类目的新品上架数量大幅增加,款式更加丰富。

防晒经济热力四射,是什么原因让消费者愿意为此买单?记者也采访了多名消费者。

准大学生小茉表示,自己是受各种美妆博主的影响。“都说防晒才是避免皮肤老化的法宝,现在网络上十个美妆博主九个都在强调防晒的重要性,年轻人当然害怕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啦。”她说。市民朱女士则表示,自己主要还是为健康考虑。“夏季高温炎热,很多防晒用品都宣传隔绝紫外线的同时还能抵消一部分热量,应该也能防中暑吧。”她说。

也有市民表示,购买防晒用品的初衷还是搞不懂“化学防晒”究竟靠不靠谱。“我的工作经常在户外,以前只是戴个帽子,抹点防晒霜,后来发现关于防晒霜的说法太多了,价格也忒悬殊,既然化学防晒这么贵,还不如纯靠物理防晒,裹得严一点总能避免晒黑吧。”受访者刘静说。

除了以上这些原因,记者也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很多消费者之所以重视起防晒,其实是受到了防晒市场络绎不绝的“入局者”的影响。

41岁的长跑爱好者张天武说,自己一直都很“糙”,夏季运动最多避免中暑,从来没有考虑过防晒,可最近他却高价购入了一套防晒运动衣,原因是这套运动衣是他最喜欢的某个运动品牌出品的。

“我以前认为防晒就是个概念,现在看好多专业户外运动品牌都在做防晒产品,突然就觉得也许防晒真的很重要。”张天武说。他还常常跟同样热爱户外运动的朋友交流购买防晒装备的心得:“要关注其适应户外场景的专业性,如高防晒系数、轻薄面料、防水材质等,款式和颜色我们考虑得会少一些。”

记者在某大型购物网站上搜索也发现,如今,进军“防晒圈”的品牌可真不少,很多传统的运动品牌都在推出各种防晒产品,首页上印着许多各种极具“功能感”的词汇,如UPF50+、原纱防晒、吸湿速干、轻薄透气等等,看着就很“凉快”。

大众防晒意识越来越高,防晒服饰的价值也就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活力四射的防晒经济成为夏日经济中不可忽视的一道风景线。

清凉用品迅速热销

每年的6月到8月,都是清凉用品热销的阶段,今年也不例外。

作为夏日避暑的“主力军”,这几天,我市各大商超里空调、水冷扇等家电产品又进入销售旺季,前来购买的消费者络绎不绝。

市民张雪萍就预订了某品牌的空调,希望赶在三伏天到来之前,把家里用了20年的老空调换掉。“现在的空调设计得更美观,也更节能,老空调噪音大,早就该‘下岗’了。”她说。

张雪萍“提前预订”的做法的确给她节省了不少时间。某品牌空调大区经理董橙告诉记者,每年夏至前后,都是空调卖得最好的时候,虽然不缺货,但却因为订单量暴增而缺装配工。尤其是在当下人们普遍住楼房的情况下,装机常常需要高空作业,安装时间常常需要从隔日装延长到一周内完成。

当然,也不是所有消费者都喜欢空调。作为清凉经济的主力型选手,风扇市场也十分火爆。

水冷扇是近年来年轻消费者心目中的宠儿,尤其受租房一族的喜欢。今年刚毕业的张诗萱就告诉记者,对于她来说,几百块钱的水冷扇比几千块钱的空调更有性价比,何况这种风扇制冷效果好,可以带给她丝毫不输空调的体验。

记者在采访中还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原本以为能“统一”新居装修市场的空调好像在高颜值风扇面前败下阵来,不少消费者更讲究“颜值即正义”,宁愿将风扇作为打造完美居住空间的重要一环。

准新娘杨诗菲就告诉记者,她的婚房里没有安装空调,反而是每个房间都有装饰吊扇。

杨诗菲觉得,空调华而不实,又贵又不好看,装它还得拆窗户,造价不菲。装饰性吊扇反而韵味十足,更易融入整体家装格调,还不破坏居室的整体美感,于是果断放弃了空调,改为装吊扇。

另一位消费者李蓉也表示,厨房装吊扇灯是“真香”,照明、降温两不误,还省钱。

中老年人也喜欢风扇胜过空调。受访者马景波说,他想要为家人营造舒适安眠的环境,超静音风扇可比空调合适。更何况对于供暖条件极好的北方地区来说,空调只适用于夏天,老年人和小孩还不宜常常吹空调,相比之下,反倒是经济实惠的风扇更胜一筹。

除了空调、风扇等直接“送清凉”的家电很受欢迎,夏季换冰箱、冰柜的也不少。

消费者梁岐就在忙着对比各品牌冰箱的优缺点,他想要一台容量更大的冰箱,以便在炎热的夏天多囤点冷饮,保鲜功能和净味功能也得好,这样新鲜的瓜果可以避免串味等问题。

梁岐觉得自己是很愿意追求品质生活的人。虽然家里的冰箱用了还不到5年,并没有到“退役”的年龄,但并不妨碍他想要换新。“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品质也应该跟上。现代家电技术迭代得太快了,就拿冰箱这个净味功能来说,这一两年生产的冰箱就比以前的老款效果好,换个新冰箱,再也不用吃带着菜味儿的西瓜啦。”他说。

此外,清凉喷雾、手持小风扇、挂脖空调等一系列创新清凉产品也成为了消费者“新宠”。在某商场经营着一家时尚潮品店的孙涛就告诉记者,入夏以来,创新清凉产品很受欢迎,尤其受年轻人的喜欢。“挂脖风扇卖得就很好,现在的风扇大多静音效果做得不错,戴着挺凉快,还不吵,年轻人都喜欢。”孙涛说。

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趋势也刺激了“清凉”商品持续创新。记者注意到,如今市面上的创新清凉用品还真不少,且大多都很受消费者的喜欢。比如用了凉感面料的夏凉被,盖上丝滑凉爽;有驱蚊效果的清凉喷雾,很受小朋友的喜欢;再比如年轻消费者热宠的冰冰贴、桌面小空调被誉为是“打工人的续命法宝”。

创新清凉产品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也为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记者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未来还会有更多创新清凉产品出现,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选择和便利。

夜间消费业态繁荣

炎炎夏日,夜间纳凉有什么样的方式?倘若你只知道喝啤酒、吃烧烤,那显然out了。

随着人们对品质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夜间纳凉消费也呈现出各种态势。

品类繁多的夜市就是表现之一,以前提到夜市,人们总会想到丰富的美食,人们在啤酒烧烤小龙虾的味道里一边满足味蕾,一边达到纳凉的目的。但如今的夜市可不止能“吃”,还必须能“玩”,才能充分满足人们拥有丰富夜生活的需要。

连日来,记者在我市多个夜市观察,今年的夜市上,新鲜花样可真不少。比如有人把直播开盲盒搬到了夜市上,引得人们里三层外三层的围观;再比如部分烧烤商家请来了驻唱歌手,消费者喝啤酒的时候还能听听音乐;如今夜市商家的经营范围越来越广,卖书的,卖鲜花的,卖各种网红玩具、文创产品的摊位比比皆是。

除了逛夜市,露营也是当下年轻人喜欢的度夏方式之一。到沙漠、公园或者农家乐里露营,看星空灿烂,享受与自然零距离接触的乐趣。

受访者元子就是位露营爱好者,他有一群相同爱好的小伙伴,今夏以来已经自驾打开了好几个“网红”景点,体验露营的乐趣。“晚上关掉手机,远离城市的霓虹灯,躺在帐篷里看星星真的很好,我已经忘了多久没有与大自然这么亲近过了。唯一烦恼的就是地点选不对的话蚊子有点多,得做好防蚊措施。”他说。

夜间出门纳凉的人多,聪明的商家也针对此类人群“放大招”,记者注意到,我市可供夜间消遣的地方是越来越多。“就拿海勃湾来说,以前除了广场、乌海湖边,不知道还能去哪里,现在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到处都是夜市,每个夜市都有不同的特点,夜间消费是越来越红火了。”受访者田曙英说。

避暑游热度攀升

高考过后,不少避暑胜地的旅游订单也在明显增长,某旅行社工作人员高欣表示,这样的热度随着中小学校放假,还会进一步攀升。

“基本还是国内长线游占据暑期旅游消费主导吧。”高欣说:“很多来咨询的顾客首要问的就是当地避暑环境好不好,云南、新疆、甘肃、青海、内蒙古东部这些地方都挺热门的。”

记者在高欣所在的旅行社咨询处偶遇了前来咨询西安路线的市民尤先生一家。尤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儿子高考已经出分,读小学的女儿还没期末考试。“报完志愿正好闺女也考完试了,我和爱人都请了年假,带孩子们出去玩一玩。”他说。

尤先生选择线路的首要条件是“凉快”,“太热的地方、暴雨太多的地方就算了,咱还是安全为主。我看深度游成都就挺不错,不知道孩子们满不满意。”他笑着说。

与家庭出游不同,中老年游客对于夏季出游也有新鲜的想法。不少“有钱又有闲”的中老年受访者告诉记者,夏季出游,他们除了要避暑,还要康养。

受访者毛盖今年71岁,前不久刚刚决定,这几天要跟一群老伙计去体验新疆风情。“都说南疆最美的风景就在这会儿,我早就想去看看了。”他说。他的老伴儿赵阿姨却决定这次不和他一起长途跋涉。赵阿姨年轻时有风湿病,腿脚不利索,不愿意和老伴儿去那么远。但她也有避暑需求,于是决定和老姊妹们一起泡温泉。赵阿姨选择泡温泉的地点可不是什么旅游胜地,而是位于晋中市灵石县的一个温泉小镇。这个小镇她已经连续去过好几年,当地有温泉资源,温泉水被引入民宿之中,赵阿姨和伙伴们白天游小镇,晚上泡温泉,一住就是一个月。

记者注意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市民更喜欢具有康养功能的旅游路线。前文提到的朱女士就想带自己的父母去有名的“长寿之乡”巴马旅游。她听说,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是有名的长寿之乡,当地的水为天然弱碱性水,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十分友好。而且巴马的空气中含有负氧离子,这种生态级负氧离子对人体健康极有好处。

“老人辛苦了一辈子,现在岁数大了,出门旅游也走不动吃不了,有这种能康养的地方其实挺好,去住一段时间,既体验了当地风情,也对健康有好处。”她说。

总而言之,火爆的夏日经济反映了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基本的物质需求,而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和生活体验。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