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绘画卷 繁花似锦开

——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综述

段维娜

2024年06月26日

■文明实践在行动

本报记者 段维娜

近日,位于海勃湾区林荫街道海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园内,人气爆棚,多位理发师各就各位,为排队等候的市民理发,另一旁,还有人摆出磨刀石,为有需求的市民磨起了剪刀。

这是海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的日常,而类似的活动,在我市各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还能看到很多。

近年来,我市抢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机遇,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吹响文明新风“号角”。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在我市遍地开花,文明之风吹进老百姓心坎里,绘就一幅幅环境美、人文美、风尚美的生动画卷。

引资源

实践所站“朋友圈”不断扩大

在海勃湾区林荫街道海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们所开展的便民爱心服务内容丰富,不仅有理发和磨剪刀,还有小家电维修、科普小实验等。

“理发时选择的是偏传统的发型,很受老年人欢迎,磨剪刀和小家电维修,现在外面不多见了,正好能为有需求又找不到服务的市民提供方便,因此还有人专门赶来。在享受志愿服务的同时,居民们也会积极参加进来,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帮助其他人,这样就形成了‘人人争当志愿者’的良好局面。”海馨社区党委书记王玉静介绍。她越来越感觉到,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搭建的平台开展志愿活动,实现了市民幸福指数和志愿者个人价值的双提升,可谓“双赢”。

如今,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朋友圈”正不断扩大。

我市建立“志愿服务总队、专业志愿服务队、部门志愿服务队、镇村志愿服务队”四级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建成“8+N”志愿服务队伍模式,形成党员干部“带头”、社会力量“合奏”、乡土人才“常驻”的志愿服务力量。定期实施骨干志愿者孵化培训项目,对文明实践骨干、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进行培训,激发志愿服务的内生动力。

与此同时,全市组建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760余支,注册志愿者超11万名,他们主动参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民生保障、文化体育等志愿服务活动,探索出“文明实践+文明小区创建”“党建+社区志愿服务”“互联网+志愿服务”等形式的35个特色志愿服务品牌,孵化培育具有乌海特色的“我帮你”志愿服务项目45个,打造司法系统、金融机构、警务工作站、公园广场、城市公交等21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点,助力形成“一刻钟文明实践圈”,新时代文明实践资源优势得到更加充分地发挥,奏响了文明实践新旋律,焕发出文明实践新风采。

我市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也加快了与辖区内的行业部门、社会团队、文明单位等联动,围绕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让服务内容变得更多元。

优服务

文明实践活动更加丰富

6月13日,公乌素镇建设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沐浴书香,以书会友”主题阅读活动;6月21日,拉僧庙镇平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昼长夜短,消暑避夏——夏至节气科普知识讲座;6月27日,拉僧仲街道新世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与法同行”普法宣传活动……每月初,海南区都会通过“北方海南”微信公众号发布一张“课程表”,对当月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文明实践活动做出预告。

“我们所有的文明实践站是开放式的,每项活动大家都会积极参与,一些课程很实用,对大家很有帮助。”海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主任牛军说。

而在乌达区,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立足区域文化优势,重点打造“文明集市”等品牌项目,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晚间时段等群众休闲时间,将移风易俗文艺演出、非遗体验文化课程、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等资源,配送到全区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持续丰富群众精神文明生活。

在我市,立足群众身边的文明实践阵地,文明实践的空间和广度正不断扩大,不断探索契合基层实际、适合群众需求的文明实践之路,围绕“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天天有人来”总要求,充分发挥“党建+治理+文化”的融合引导作用,将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打造成便民利民、为民育民的实践阵地和基层堡垒。

重实效

居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理论宣讲入耳入心,志愿服务暖心便民,文艺活动精彩纷呈……近年来,海勃湾区凤凰岭街道蓝天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制作群众“点单薄”,常态化开展多项实践活动,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成为凝聚民心、汇聚同心、温暖人心的阵地,努力扩大社区生活的“服务圈”。

走进蓝天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楼道中回响着歌声、读书声和乒乓球的跳动声,群众在文化活动室、科普宣传室、健身活动室等功能室内或休闲娱乐或学习充电,这里已俨然成为居民家门口的“朋友圈”。“丰富了我们退休人员的业余活动,每天可以来唱唱歌、跳跳舞,有时还可以参与社区活动展示才艺,大家都很开心。”居民陈凤霞说道。

联合包联单位,组织开展小区乱堆放大清理、冬季道路清雪志愿服务;联合辖区驻片单位,开展法律知识、反诈等普法宣传;整合辖区医疗机构等各类资源,开展义诊、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聚焦各民族群众,开展“民族团结+节日”系列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成立志愿服务小分队,为行动不便老人上门进行高龄年检……一系列好举措好服务给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我和老伴儿年龄大行动不方便,儿女又不在身边,社区工作人员每月按时上门帮我们进行80岁高龄年检,就像自己家孩子一样贴心,真的太感谢了。”居民张权军说。

蓝天社区党委书记冯五喜说:“下一步,蓝天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继续调研收集居民需求,持续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内容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不断树立文明新风,擦亮文明底色,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为群众文明生活的‘充电站’、社区发展的‘助推器’。”

近年来,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不断提质扩面,满足了越来越多群众的多样化需求。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