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雅君
2024年10月03日
本报记者 贺雅君
“在街道卫生服务中心拍片,区里医院的医生给诊断,10分钟就能传回结果,真的特别方便……”在海勃湾区林荫街道卫生服务中心拍完片的市民石玉梅对这里的服务夸个不停。
一周前,56岁的石玉梅突然开始咳嗽,且逐渐有严重的趋势。9月27日,她来到海勃湾区林荫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医务人员给她拍了胸片做检查。片子同步传给了海勃湾区人民医院的专家,专家通过影像平台远程诊断,出具了详细的检查报告。根据报告,林荫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确定石玉梅为过敏性哮喘,为她开药治疗。
仅今年1月至8月,林荫街道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和急诊就诊量就达到了7.2万人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成功让患者就近诊疗,得益于我市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市卫生健康委医政科科长韩佳辰说。
作为国家级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城市,我市由市人民医院、海勃湾区中医医院为牵头医院,3家二级综合医院、15家基层医疗机构为医疗集团成员单位。以牵头医院为核心,医疗集团建立2个服务网格,为网格内居民提供一体化接续性医疗卫生服务。
如何让更多的患者走好健康的“第一步”?我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工作思路,全面推动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提质增效。
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的检查设备落后和诊疗能力不足一直是患者不愿前来就诊的重要原因。我市针对这一短板,一方面加大投入,实施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能力提升项目,为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升级配备移动DR(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先进医疗设备;另一方面两家牵头医院分别建立远程会诊中心,会诊系统覆盖所有医疗集团成员单位,通过逐级诊疗的方式,为患者提供远程医疗服务,既解决了基层心电、影像技术人员不足的困难,还方便群众就近就医。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平台建设,加强影像数据标准化统一管理,努力打破医疗机构间的信息壁垒,切实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效率,推动‘互联网+医疗’释放出更大的潜力。”韩佳辰说。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