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课后服务助力孩子全面成长

白昊庭

2024年10月09日

本报记者 白昊庭 文/图

“关于树的画法,要么从下到上,要么从上到下。注意看,笔不能一直往下画,那样画出来的是电线杆子,不叫树……”下午5点半是市实验小学的课后服务时间,美术教室内,王志老师正在教授学生国画中树木的绘画方法,他幽默诙谐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轻松记住了画树的技巧。

市实验小学学生陈昕卓说:“我跟随王老师画国画已经两年了,老师鼓励我们每一幅画里都要有自己的想法,让我觉得很有成就感。”

今年,针对学生对课后服务的个性化需求,市实验小学在课程设计、师资安排、安全保障等方面都进行了周密部署。学校提供分层分类的个性化服务,力求充分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与发展需求。目前,学校已开设了音乐、书法、美术、无人机等35类课程,有1200余名学生参与其中。

学生陈建博参加的是跳绳课程,他说:“自从社团成立,我就参与进来,现在我已经学会了十几种花样跳绳,感觉跳绳很有趣,还能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素质。”

2021年9月,国家“双减”政策落地实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也在我市的36所中小学全面展开。两年多的时间里,课后服务不断被细化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市已有10余万名中小学生从中受益。

我市的课后服务课程设置以“社团”为载体,采用“菜单式”管理。按照学生自愿的原则,有针对性地推出“基本课程+素养课程”的“1+N”课程体系,通过不断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完善课后服务体系,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成长需求。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