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晓敏
2024年10月09日
本报记者 毕晓敏
今年以来,海勃湾区海北街道党工委积极响应上级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号召,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精准施策,不仅有效破解了“小马拉大车”的困境,还推动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人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
以“小马”赋能为立足点
精准发力筑梦家园
为了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海北街道党工委首先从“小马”赋能入手,通过一系列措施为基层工作人员松绑、赋能。
街道党工委通过进一步厘清职责关系,建立健全了权责清单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全面梳理了基层权力事项清单和“属地管理”事项责任清单,为基层工作人员划出了清晰的“边界线”和“责任田”。
针对过去基层组织活动场所挂牌过多、过杂的问题,街道党工委开展了标牌标识的清理整顿和规范工作;同时,通过摘除无内容、无保障、超出职能范围的牌匾,常态化加强对各社区组织活动场所挂牌的动态跟踪管理,减轻了基层的视觉负担和行政成本。
街道党工委坚持向“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亮剑,解散了毫无意义的“聊天”“僵尸”群,注销了临时性、阶段性任务的工作群,并强化了动态管理,严防各类情况反弹回潮;同时,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开会、减少各社区因各类会议的跑腿次数;按要求对各社区的工作任务进行了分析、分解和安排,坚决杜绝了重复布置、重复报送的现象。
以“大车”减负为切入点
持续用力“家人共进”
在为“小马”赋能的同时,海北街道党工委也高度重视“大车”的减负工作,通过拓宽基层干部上升渠道、提升待遇和大力培育后备干部等措施,让基层干部有“奔头”、有“甜头”、有“源头”。
近年来,街道加大了从优秀村(社区)干部中定向招录乡镇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的力度;同时,严格落实《乌海市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按照“三岗十八级”薪资标准,提高了社区工作者的薪酬待遇,增强了基层干部的归属感。
此外,街道还储备了各社区后备干部力量,强化实践历练,坚持储备更多学历高、年轻化的优秀社区人才,切实提升了基层后备干部的综合素养。
以“马车”协同为着力点
悉心毕力团结一家
为了实现“马车”协同,海北街道党工委搭建了联动平台,定期召开社区承办事项推进会和协调会,听取群众诉求,并协调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街道党工委还完善了权责清单,通过“红黄绿”工作机制,确保每位工作人员都能清晰理解并贯彻执行。
此外,街道还通过培训、研讨、谈心谈话等方式,教育引导各社区党员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以“道路”畅通为落脚点
夯实基层“家人力量”
为了畅通基层治理的“道路”,海北街道党工委采取了多项措施。
街道畅通了“长效沟通”路,优化了上下级运行机制,鼓励群众及时提出意见建议;畅通了“长效协调”路,加强了不同科室之间的协同合作,形成了同频共振的强大治理合力;畅通了“长效常态”路,通过创新建立“五个一”“四单”和“三办”网格工作机制,为辖区居民提供了精细化服务。
海北街道党工委通过“四力齐发”的举措,不仅有效破解了“小马拉大车”的困境,还推动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下一步,街道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探索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和方法,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