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建慧
2024年10月10日
本报记者 韩建慧
国庆长假刚刚落下帷幕,在这个难得的假期里,许多市民选择以阅读作为休闲方式,利用这段宝贵的时光充实自己,给心灵“充充电”。随着假期的结束,大家也纷纷开始回顾和总结自己的收获,分享在阅读中所获得的心得与感悟。
一家三口的阅读时光
如果问这个假期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张思鹏觉得,应该是自己一家三口学会了在阅读中享受晚间时光。
张思鹏家有9岁的女儿,这个假期一家三口本来打算去西安旅行,启程前才发现爱车出了故障。没有提前购买往返车票的他们只好放弃了出游打算,为了安慰孩子,他和妻子带着女儿逛零食屋,逛书店、文具店,买了很多孩子喜欢的东西。
“买的最多的就是书,不但给她买,我们也买了几本,我爱人自从看过电视剧《狂飙》之后一直想看看小说,这次在书店的畅销书架上看到就买了回来,我则买了《白鹿原》和《王的耳语者》这两本,这个假期,我们每天晚上都窝在家里静静地看书。”张思鹏说。
张思鹏发现,夜晚共读的时光既温馨又充实。“我们围着餐桌一起看书,孩子看她喜欢的绘本入了迷,也不看电视玩手机了,我俩也配合她不玩手机,开始是为了迁就孩子,慢慢就养成习惯了。这几天每天晚饭后孩子都主动收拾干净餐桌,搬出自己的小书箱,我俩琢磨着等放完假也延续这个习惯,每天让她在餐桌上写作业,我俩坐在对面看书,既能陪伴监督她学习,又能延续这个好习惯。”他说。
阅读旅行也快乐
“如果身体不能远行,就让心灵远行吧。”国庆假期前一天,刘玥在朋友圈里这样说。今年国庆假期,刘玥没有找到合适的“旅行搭子”,只好放弃了出去观看“人山人海”的念头,留在家中陪伴家人。
闺蜜去了重庆,向她吐槽景点有多拥堵,饭店有多难找,她突然想起自己曾买过一本以重庆为主题的纸艺设计立体书,于是翻箱倒柜地找了出来。“以前买这本书的时候完全是因为它的造型很好看,能把真实城市场景做成那种3D立体的效果,并没有看过书里的内容,这次一边玩书卡一边看内容,感觉就像亲自去旅行了一番。”她说。
“书里描述得远比眼睛能看到的多,关于重庆的历史、景点、美食都有很详细的介绍。我用书里的介绍内容远程遥控闺蜜旅行地点,发现远比她自己在小红书上做攻略来得有趣,看了一本书,竟然让我体会到了旅行的乐趣。”刘玥说。
趁着假期“充充电”
实用类的书籍一向是自我充电的好选择。受访者李一宁还是大四在读学生,明年6月份就要毕业了。他告诉记者,自己是工科生,平时很少阅读。这次假期,他选择了一些与职业发展相关的书籍,准备“充充电”。“我读了几本关于人工智能方面的书,挺受震撼的。这些书籍的确拓宽了我的知识面。”他说。
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胡乐妮也告诉记者,她在假期逛书店的时候,偶尔发现一本名为《老话说的好》的书,讲的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礼仪。“里面包含了很多的礼仪常识,比如日常生活礼仪、迎宾待客礼仪、民间节日礼仪、交际往来礼仪、仪表修养礼仪等等,越读越有意思。不但让我自己拓宽了知识面,以后在课堂上给孩子们讲的时候也有内容了,我觉得这本书非常好。”她说。
诚然,对于很多人来说,阅读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提升自我的途径。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开阔视野,丰富内心世界。同时,阅读也可以帮助我们放松心情,减轻压力,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
当然,记者也注意到,由于每个人的阅读兴趣和偏好都不尽相同,有些人喜欢文学作品,享受文字带来的美感;有些人则喜欢历史著作,希望能在书中探寻历史的足迹;还有些人则喜欢实用类书籍,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素养。但无论选择哪种类型的书籍,阅读都能带给我们无尽的收获和启示。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