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楚研
2024年10月11日
海南区养老综合服务中心的老人与前来看望的孩子互动。
海南区巴音陶亥镇一棵树村的互助养老幸福院里,老人们悠闲度日。
■保障和改善民生
本报记者 张楚研 文/图
重阳节,是一个充满温情和幸福感的佳节,可登高、可怀旧、可念亲。而如今重阳节被称为老年节,又为这个古老的节日赋予了新意。近日,记者走进我市各养老服务机构,探访老年人的生活状况。
居家养老 感受便捷生活
在海南区巴音陶亥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羊路井村68岁的居民王永继正在按摩椅上按摩休息,等待餐厅开饭。自从巴音陶亥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成立后,他每天骑摩托车从家里来这里吃饭、午休、娱乐。“以前自己一个人在家还得做饭,现在我天天来这里吃,饭菜便宜好吃还省事。吃完饭这里还有床位可以午休,下午起来打牌、下棋、遛弯都可以,晚上再骑车回家,生活过得丰富多彩。”王永继说。
巴音陶亥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设有中心厨房、休息室、理疗室、书画室、棋牌室等功能室,以“多元一体+助农”养老服务为主题,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医、助洁、助乐、助托等服务,确保老年人的日常需求,为老年人养老提供便利和帮助。
“我们这里的蔬菜都是自己种植的,确保老人们吃得安心。平常还会举办义剪活动、节日活动等,希望老人可以享受到优质贴心的服务。”巴音陶亥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王秀珍说。
据了解,我市共建成88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在自治区率先实现了城区农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我市从解决老年人最迫切的用餐问题入手,形成了“助餐企业+中心厨房+社区配餐点+小区惠民餐厅”半径1公里的助餐服务网络,助浴、助洁、助医、助乐等“十助服务”不断扩展,兜底+普惠+高端、医养康养+旅居等各类养老机构一应俱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智慧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已经形成,不同老年人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在这里基本都能得到满足。
嵌入式养老 体验新生活
“现在有了这个空中花园,我们推门就能出来散步,工作人员还为我们准备了花圃,方便我们种花、种菜,最近,我们种的茄子、西红柿都成熟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在海南区养老综合服务中心生活的86岁老人王有源说。
位于海南区拉僧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楼的海南区养老综合服务中心,是海南区重点民生项目,这个家门口的养老机构为周边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与传统养老机构不同,这里的老人可以自由选择长期居住、偶尔居住或者日间照料。王有源是该中心第一批入住的老人之一,她对这里的生活赞不绝口,还为这里的医护人员送来了锦旗。“我以前在农村生活,一个人生火、做饭很不方便。来了这里以后,饮食起居都有人照顾,身体有这里的医护人员帮助调理。现在,这里增加了床位,我换了更舒适的房间,活动也更多了,儿女们有时间就会过来看我,并把我接回家住,我觉得很幸福。”王有源说。
72岁的贺美仁则是来到海南区养老综合服务中心暂住。“儿女有时需要外出一段时间,我一个人在家,他们不放心,便让我来这里暂住。我很喜欢这里的氛围,在这里住着很安心。”贺美仁说。
海南区养老综合服务中心服务范围辐射海南区5个镇(街道)以及19个村(社区),惠及约1.5万名老年人。中心内部设有长者起居区14间,开放护理型床位52张,形成了医疗、养老、康复、护理、健康养生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
我市不断完善养老服务设施,打造市级医养结合示范性养老机构、区级养老综合体、街道养老综合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站、小区老年之家、家庭护理床位六级全域性、标准化养老服务设施网络,统筹推进养老驿站建设、家庭适老化改造,为老年人提供托养、医疗、康复等综合服务。通过“养老服务设施+整合闲置国有资产+党群活动中心+卫生服务中心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内嵌入式延伸”等“五步统筹”措施,实现了城市、农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真正打通居家养老服务“最后一米”。
农区养老 享美好生活
“吃饭了吗?吃的什么呀?”
“今天天气好,筛筛瓜子,做点农活。”
……
在海南区巴音陶亥镇一棵树村的互助养老幸福院里,一群人正围坐在一堆农作物前聊天、晒太阳。
海南区巴音陶亥镇一棵树村互助养老幸福院是我市首家村级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该幸福院是“村级主办、互助服务、群众参与、政府支持”的新型农村养老模式。幸福院是由3排独立的平房组成的小院,院落干净整洁,分为助餐区、娱乐区、居住区三个功能区,周边还有休闲广场、村卫生室等,能够为辖区和周边多个村组的老人提供服务,满足农区老年人“不离开乡土环境、不失去亲情陪伴、不改变生活方式”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目前,这里共安置7户老人。
62岁的王焦梅目前在这里生活。“我一直是一个人过,现在村里给我安排住的地方,暖气、储物柜、沙发等一应俱全,还有人照顾我的生活。平常可以自己在这里做饭吃,也可以去镇上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吃,住在这里非常安心。”王焦梅说。
“目前,互助养老幸福院收纳孤寡老人、精准贫困户、低保户、特困人员等人群,为他们提供照护服务。我们实行4免政策,即住宿费、电费、取暖费、水费全免。居住在这里的老人,我们会为他们养老送终,让他们安享幸福晚年。”一棵树村党总支书记郭振华说。
一棵树村互助养老幸福院是我市农区养老服务的缩影。
今年以来,我市不断推进农区养老服务扩面。重点推动海勃湾区千里山镇、乌达区乌兰淖尔镇2个农区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已完成项目立项等前期手续,正在申请自治区补助。支持海南区现有2个农区互助养老幸福院功能改造,拓展了助餐、助医等服务功能。编制《乌海市农区巡回养老服务实施意见(试行)》,推进农区“大篷车”巡回服务,做好留守、孤寡等老年人探访关爱。
医养结合 享健康生活
“王院长你来啦,我在这儿住得可好呢,你们照顾得也好,看病也方便,这些医护人员就跟我的家人一样。”80岁的王桂英拉着海勃湾区宜和老年公寓副院长王丽霞的手说。
王桂英在老年公寓生活了一年的时间,对这里的生活她非常满意。“在这儿休闲地过日子可好呢,每天有人提醒你什么时间吃什么药,日常生活有人照顾,我看看书,遛遛弯的日子过得很惬意。”王桂英说。
海勃湾区宜和老年公寓由市樱花医院有限公司作为投资主体,以“民办公助”形式投资兴建,现入住自理、半自理、失能失智老人近300人,其中失能老人占40%,工作人员85人,医护人员全部持证上岗,均有十几年的护理经验及专业技能,能够护理各种不同需求、疾病的老人。
宜和老年公寓最大的特点是医养结合。公寓核定医疗床位50张,其中康复病床13张、理疗病床12张、综合内科病床25张,还是我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机构、市离退休服务中心协作单位。老人可以在公寓内门诊治疗,也可以住院治疗,并享受医保报销。2017年起该公寓开通慢病治疗,起付金低于其他二级综合医院,极大地方便了入住老人,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医养结合、康养结合。
我市不断强化医养融合,为老年人提供健康养老保障。积极推进医养融合发展,以高龄、失能老年人居家照护为重点,依托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为残疾、失能老人提供嵌入式居家照护和医疗康复服务,建立长护险基金,年人均减轻个人经济负担1.66万元,有效缓解了家庭照护难题。大力推进家庭适老化改造,将改造对象扩大到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九类老年人群,2021年以来,我市完成2350户困难老人家庭改造,到2024年底将实现全覆盖。全面推广家庭责任医生签约服务,组建家庭医生签约团队99个,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签约人数达15.5万人、签约率90.8%。
秉持“让长者幸福开心每一天”的理念,接下来,我市将继续全面推进“一刻钟养老服务圈”提质增效,擦亮“颐养·乌海”养老服务品牌,坚持以“幸福”养老为主题,以“智慧”养老为统领,以“十助”服务为抓手,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