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2024年10月14日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
本报记者 王超
天津港物流发展有限公司乌海服务中心揭牌成立,“乌”字号企业足不出市尽享物流、仓储、口岸通关一站式服务;“乌贸通”外贸综合服务平台高效运行,外国客商“云集”乌海;中蒙俄特色贸易区提档升级,跨境电商跑出开放“加速度”;内蒙古自治区首份自助打印的输马来西亚中国—东盟自贸区原产地证书在乌海签发,国际贸易“纸黄金”大显身手……
近年来,我市通过加强与周边口岸联系,多举措扩大外贸、稳定外资,外贸进出口交出“稳健答卷”,为内蒙古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贡献乌海力量。
出口产品“花样”多 “朋友圈”越交越广
金秋时节,走进内蒙古宜化化工有限公司,繁忙而有序的生产景象映入眼帘: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流水线高速运转,产品快速成型。库房内,小型装卸车、大型货运车紧密对接、相互配合,将一袋袋检验合格封装的聚氯乙烯树脂装车。不久后,这些产品将乘船出海,销往东南亚市场。
内蒙古宜化化工有限公司产品热销海外,离不开“新”这一关键字。公司于2019年启动30万吨/年聚氯乙烯装置及配套设施装备升级改造项目,打破过去只生产SG-5型聚氯乙烯树脂单一产品的局面,新增SG-8型聚氯乙烯树脂产品,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高生产效能、增加产品附加值。
“原先我们是纯粹的贸易商,听从别人的指令去做产品。现在公司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在国际市场打出自主品牌,把终端客户直接抓在自己手里。今年,国内国际市场全面开花,全部车间都在开足马力,生产排班率达到100%。”虽然忙得连轴转,但井喷的订单需求让公司出口商检负责人李嘉龙脸上写满了笑容。
向“新”而行,提“智”增效,传统外贸业务全线飘红的同时,以新能源、新材料、肥料“新三样”为主的外贸企业也开始走向国际市场。
作为我市新进外贸企业的代表,乌海宝杰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对外贸易的成绩十分亮眼。今年5月,公司顺利申领了全市首份石墨产品的原产地证书,不但实现了新能源电池原料石墨出口业务零的突破,还实现了新市场、新业务的连续突破。
时下,乌海宝杰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各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同时利用国内外各方渠道,积极参与国外知名展会,接洽和开发新客户。
“石墨是我市新材料产业链延伸的代表,顺利出口对全市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新业务带来的不仅是利润,更带来整个行业的提升,标志着乌海新材料产品正式进军国际市场。
外贸进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从传统化工产品走俏国际市场,到新能源、新材料、肥料“新三样”外贸商品异军突起,我市外贸结构不断优化,贸易“朋友圈”不断扩大。
据乌海海关统计,2023年,我市贸易对象数量增长至80多个国家和地区,传统外贸产品出口韧性彰显,出口产品种类有所丰富,基本有机化学品、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占出口前3位。其中,肥料作为新增出口商品,累计出口货值达0.54亿元。
国际贸易“升温”快 “纸黄金”孕育新机
2023年2月,内蒙古恒业成有机硅有限公司顺利签领了首份对韩国RCEP原产地证书。凭借该证书,公司首批出口货值为113.75万元的商品享受税收优惠约7.4万元。
2023年7月,内蒙古东景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自营出口BDO新材料产品成功报关出海,乌海BDO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2024年5月,乌海宝杰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石墨产品申领首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原产地证书。乌海新材料产品正式进军国际市场,开启全球市场新征程。
2024年9月,内蒙古君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通过自助打印内蒙古自治区首份输马来西亚中国—东盟自贸区原产地证书……
洞察时代大势,瞄准发展先机。RCEP的生效实施为全市外贸经济的开放融通带来了新机遇、注入了强劲动力。
为让“小证书”创造“大实惠”,助力“乌”字号拓展RCEP市场,乌海海关深化属地服务,主动分析挖掘可享惠企业,以“智慧海关”建设为抓手,优化RCEP海关政策服务,通过智能审核、自助打印等便利服务措施,助力原产地签证进入“即报、即审、即领”的“秒审”时代,极大节约了企业出口时间成本。
同时,乌海海关重点分析可享惠、未享惠的数据,深入企业调研走访,依托“关长送政策上门”、企业问题清零机制,通过“一企一策”精准锁定并高效解决企业难点、痛点、堵点,引导我市外贸企业充分享受RCEP原产地政策红利,开拓RCEP国际市场。
据统计,2023年,乌海海关共签发各类原产地证书1107份,签证金额1.56亿美元,其中RCEP原产地证书179份,签证金额992.2万美元。今年1月至7月,乌海海关累计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120份,享惠货值达7345.45万美元。
如今,我市外贸企业正借助RCEP东风扬帆出海,为地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跨境电商“机遇”新 “新动能”激荡澎湃
时下,走进海南区中蒙俄特色贸易区展销区,来自多个国家的千余种展品琳琅满目、各具特色,让顾客大开眼界。跨境商品热在我市持续升温,市民不仅可以到这里进行现场体验,也可以通过小程序、直播间购物等方式下单商品。
“贸易区开在家门口,国外优选应有尽有,没事就可来趟‘异国游’!”海南区居民王倩提到贸易区连连称赞。
中蒙俄特色贸易区是我市主动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推动跨境电商发展的生动实践。项目以国际贸易为主,以特色小商品和第三产业为辅,规划用地面积43790平方米,总投资9800万元,建设包括冷库仓储、特色小商品展销、快递物流、跨境电商、小食品加工、综合办公等项目。现已建成小商品展销楼、小食品加工楼,并正计划与知名文化传媒公司联合打造跨境电商直播平台,建设电商直播产业基地。
“通过销售不同国家的特色商品,企业尝到了甜头,而在国际贸易交流中,也让我们看到了乌海农产品出海的优势。现在,我们全力打造完整冷链运输,让乌海特色农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中蒙俄特色贸易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为推动跨境电商成为我市外贸新的增长极,我市抢抓共建“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重大机遇,多次组织本地链主、龙头企业和“乌海有礼”公共品牌参加国内外经贸系列活动,扩大“乌”字号企业国际影响力。同时,立足区位优势在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的同时积极开辟国际市场,通过加强与周边口岸联系,大力夯实外贸产业基础,探索推进“口岸+腹地经济”联动模式,推动“经济通道”向“通道经济”转变、“过路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型。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