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荣
2024年10月14日
外墙保温工程紧锣密鼓。
热网“以旧换新”。
备好材料加油干。
老旧小区管网改造。
本报记者 赵荣 文/图
温暖工程既是温暖人心的“关键小事”,也是关乎民生的“暖心大事”。
2023年12月召开的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决定,在内蒙古全域实施温暖工程后,我市各部门迅速行动,按照自治区、乌海市城镇供热温暖工程的安排部署,扎实推进温暖工程项目建设,其中包括热源扩容,一级管网、二级管网、楼栋立管、换热站、供热监测系统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等供热温暖工程项目18个。
今年以来,市住建局等相关单位和部门扎实推进温暖工程,用心用情把“暖”字写实写细,确保今冬供热质量提升,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
温暖工程让群众期待
连日来,市热力公司等供暖单位工作人员正在忙着换热站运行、管道试水等工作。
记者在海勃湾区滨河花园换热站看到,工作人员身着工作服,腰间别着螺丝刀、扳手、管钳等工具正在忙碌着。一位师傅称,别看夏季不供暖,可换热站的设备设施、供暖管道、电路等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检修、更换、清理、保养工作;到供暖开始前后更是他们最忙的时候,不仅站内的工作要做好,居民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也要帮助解决。“今年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热源扩容以及一级管网、二级管网、楼栋立管、换热站等多方面的更新改造,相信今冬供暖效果会大大提升。”他笑呵呵地说。
与此同时,记者在滨河花园、滨河佳苑等小区内看到,每个单元门旁的显眼位置都有一块“供热管家公示牌”,牌子上清晰地展示着“管家”的姓名、电话、照片、工作职责等内容。“以前找市热力公司的工作人员只能打供暖热线或者到换热站。有一次,我家楼上管道跑水,我们找不到阀门,只能等,白白地流了不少水不说,楼前还形成了一块大冰滩。”居民侯女士说,“去年老旧小区改造时,我们小区更换了供暖管网、单元立管,还贴了保温墙,去年家里就比往年暖和了。今年街路上的供暖主管网、小区里的换热站等等都进行了升级,相信供暖效果会更好。”
家住海勃湾区银海花园小区的李先生称,小区改造时他每天都要转几圈,时时了解工程进展,同时监督工程质量。“开挖后,小区以前供暖的旧管道锈蚀严重,糟得不成样子,埋压的新管道不仅用材好、焊得牢,工人们还在周围铺设了护管沙,将周围大一些的石块全部清理运走。有一次我询问施工负责人为啥这么复杂,他认真地说这是技术要求同时解释,石块等建筑垃圾如不清理,以后小区路面有车辆来回走动,万一埋在地面的石块尖角划破管道就会发生渗水情况。”他说,“老旧小区改造,小区外集中供暖管道更换,相信今冬会非常暖和。”
不仅居民小区的供暖条件发生着改变,就连城市边缘的平房区也被纳入供暖范围。海勃湾区新华街道幸福社区居民黄召贵告诉记者:“我家十几年前从二矿附近搬迁至此,购买了这套平房住宅。冬天取暖靠煨炭和积攒的柴火,煨炭便宜的时候一吨三四百元,贵的时候能到一吨七八百元。冬天,舍不得烧就得挨冻,棉被是加厚的,在屋子里也得穿着棉衣裤御寒,只能在夏秋时节到处捡柴火,冬天烧。今年3月,幸福社区便开始了供热、排水管网的铺装工程。挖机开沟,紧接着工人下管、焊接、砌井,最后回填,施工有序而快速。”他指着客厅和卧室新加的暖气片说,“以前舍不得烧,家里总是冷,马上我们就能并入大暖,家里不用自己烧,啥时候下班都是暖和的。今年,让我也体会一下大暖的温度。”
就在记者走访中,有不少小区居民表示,自家的暖气已经热起来了。“我家就已经热起来了,盖了半个月的大棉被又换成了夏凉被。”海勃湾区启德家园居民张平说。
随着采暖期的临近,全市已逐步开始“暖起来”“热起来”……
温暖工程保障冬季供热
记者从市住建局了解到,为全面提升全市供热服务保障能力,我市从热源建设、热网改造、热力站提升等方面查问题、补短板、抓弱项,确保采暖季供热质量明显提升,切实保障群众温暖过冬。今年共实施供热管网和设施设备更新改造项目18个,新建补充热源工程2个,改造类工程16个。为加快推进项目实施,市住建局采取“日调度、周通报”机制,组织成立了温暖工程工作指导组,每日对各区温暖工程进行实地督导,及时发现和协调解决工程推进中遇到的问题。
记者从负责海勃湾区温暖工程监督管理的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了解到,海勃湾区温暖工程包括乌海市供热管网改造及供热能力扩容项目、燃气锅炉房(隔压2站)节能改造及站内综合改造工程项目、海勃湾区北部应急燃气锅炉房项目、乌海市海勃湾区“热电联产”清洁能源供暖改造项目、乌海市海勃湾区供热设施升级改造项目、乌海热电厂供热二次管网改造项目、2024年海勃湾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等。
市热力公司从热源建设、热网建设、用户端改造等方面进行建设、改造、升级工程,全面提高供热能力。其中,热网建设包括供热设备升级改造项目、燃气锅炉房节能改造及站内综合改造项目、零次网一次网主截断阀加装更换项目、燃气锅炉房燃烧器及配套系统升级改造,目前项目所涉设备均已安装完成;实施的“热电联产”清洁能源供暖改造项目可以有效改善我市车站路沿线供热设施,为沿线居民的供热需求提供保障,目前该项目已完成管网施工,进入打压试验阶段。用户端改造方面实施了温暖工程供热设施升级改造项目,共改造小区二次网热管34250米、小区立管6260米、更换加装阀门6199台、新建井室399座,目前项目已全部完工。平台建设方面依托热力时空大数据智慧平台、智慧供热系统等,逐步形成“源—网—站—户”一体化智慧供热模式,由“智”提“质”,以实际行动守护城市温暖。
市热力公司温暖工程办公室负责人杨凡介绍,海勃湾区的部分供热设施已运行多年,存在老化严重、效率低下的问题,不仅影响了供热效果,还可能引发安全隐患,急需要进行升级改造。在燃气锅炉房燃烧器及配套系统改造工程中,更换燃烧器及控制系统、进行燃气锅炉房自控系统升级改造、配电柜改造。“燃气锅炉房是城市供热系统的骨干部分,它的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到供热系统的整体效率。然而,由于燃气锅炉长期处于高温高压状态,使用寿命较短,很容易出现老化和损坏情况。”杨凡表示,此次改造真的很及时。
同时,我市先后对沃野路、公安干校、甘德尔河等处进行零次网、一次网主截断阀的加装更换,通过提高热能输送效率、优化热能分配以及更换节能阀门等措施,可以显著降低能源消耗,提高供热系统的整体能效,有助于降低能源成本,减轻环境负担,更有助于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转型。
三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持续强化工作举措,实行领导“一对一”包联盯办工作机制,施工单位适时延长施工时间,抢抓工期,全力加快推进施工进度,保障供暖期顺利投入使用。
温暖工程仍在持续进行
温暖工程中一级管网、二级管网、楼栋立管、换热站、热用户端、智慧供热等项目已经完工,所有项目管道连接完毕并具备送水供热条件,保障今冬供暖。但在海勃湾区北部应急燃气锅炉房项目、乌达区科技园小区外墙保温施工现场记者看到,工作人员加班加点,仍在忙碌中。
在海勃湾区北部应急燃气锅炉房项目现场,机械轰鸣、车辆穿梭、工人忙碌。杨凡介绍,海勃湾区北部应急燃气锅炉房项目作为我市温暖工程重点项目之一,新建3×65吨燃气锅炉房一座以及配套热泵间、供热管道和燃气管道。根据目前海勃湾区现状热源的供热能力与所有的现状热负荷进行全面对比评估发现,现状热源的供热能力在严寒期无法满足热用户的用热需求。“为了解决严寒期的热量缺口及市区新增的热负荷需要,在市区北部新建一座规模为3×65吨的燃气调峰锅炉房,可增加320万平方米的供热面积,这样就可以解决海勃湾区北部城区应急调峰供热需求。除可以满足滨河二期增加的65万平方米供热面积外,还有富余。”杨凡表示,目前,项目主体建设已初步完成,锅炉设备正在安装,一次网铺设已完成,燃气管网正在施工,预计11月底完成设备调试。
该项目为应急锅炉房,仅作为特殊情况下应急保供使用,不影响我市采暖期的正常供热。在工作中,市热力公司优先动工时间紧、任务重的项目,对于不影响今冬采暖期的项目适当延后。除此之外,还有市供热管网改造及供热能力扩容(长输管网)项目也是如此。该项目扩容建设供热管网18.3千米、建设隔压换热站1座、改造现状热力站为大温差热力站7座、改造供热管网4千米。
该项目完成后不仅可以增加我市的热量备用率,从根本上解决困扰市区多年的“缺热”问题,同时可以做到多热源互为备用,大大提高了市区供热的安全性。
在乌达区科技园小区记者看到,外墙保温工程正在进行中。工人们乘坐着载满保温板、砂浆等原料的外墙施工电动吊篮到达指定位置进行贴装。常师傅介绍,贴保温板不仅仅是“贴”这一个动作,前期需要搭建吊篮、清理外墙表面、进行基层处理,然后挂网、粘贴保温板,最后还需找平、打磨、防水、粉刷等。“一个人一天能贴40平方米左右,但随着天气转冷,采暖期来临,我们得抓紧施工,争取不让暖气从墙体跑出来,尽快为供暖多加一层保障。”他笑呵呵地说。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