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2024年10月15日
本报评论员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要求,凝心聚力办好两件大事,扎实推进自治区“六个工程”和全市“十二项重点工作”落地落实,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近期,我市重点项目更是喜讯频传:包银高铁乌海黄河特大桥合龙贯通、红泥湾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并网投产、16个改造类温暖工程基本完工、10个新建口袋公园全部亮相……一曲曲高亢嘹亮的奋进之歌成为乌海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
时光荏苒,岁月如流。时间已进入第四季度,从前三季度全市经济社会各项指标发展情况来看,虽然取得了预期进度和成效,但要全面实现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必须清醒认识到,压力和挑战依然存在,困难和机遇同样并存,这就要求全市上下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合力,持续加压、攻坚克难,拿出最好的状态、最足的干劲、最实的作风,逐个研究、逐条落实、逐项推进,既要盯紧,更要紧盯;既要抓实,更要实抓,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以敢于迎难而上的精气神,以“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主动作为、奋力冲刺,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努力为全国全区大局多作贡献。
要认清形势“紧起来”。第四季度是收官季,也是赶超季。第四季度干得如何,既是对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最直接的检验,也关系到能不能完成好今年目标任务、能不能奠定好明年工作基础。9月2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自治区2024年度重点工作推进会强调,要“振奋精神,全力以赴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各级各部门必须清醒认识当前形势,自觉从政治上看待和把握经济工作,围绕年度目标任务逐条逐项梳理调度,强化分析研判和攻坚突破,进度快的要保持住、进度慢的要赶上来,咬紧牙、绷住弦、铆足劲,一以贯之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把良好发展势头保持下去,再接再厉冲刺第四季度,凝心聚力打好“收官战”。
要紧盯重点“快起来”。抓落实、谋发展既要突出重点、又要把握全局,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我们要紧扣“五大任务”、自治区“六个工程”和全市“十二项重点工作”,加强统筹谋划、整体推进和协调联动,真正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出成效。要提速提效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扎实开展“我帮企业找订单”行动,用心做好服务保障、纾困解难工作,与时间赛跑,把各项工作进度往前追、往前赶,推动更多项目早日投产达效,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挂上“加速挡”。要抓好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科学制定改革路线,明确优先序,把握时度效,确保动作“快”、举措“实”、准备“足”、腿脚“勤”,以重点突破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整体跃升,真正做到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
要守住底线“硬起来”。收官收尾季是各类安全事故多发、易发、频发的阶段。要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真正把安全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切实防范化解财政金融、生态环保、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社会稳定等重点领域风险,守牢安全发展底线红线,努力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越是棋到收官、赛近终点,时间的刻度里越要充满紧迫感。让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信心、真抓实干、抢时提速,下最大的功夫求最好的效果,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以实干实绩开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乌海新篇章。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