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飞
2024年10月15日
■诚信乌海
本报讯 (记者黄建飞) 近日,全市法院为期2个月的“诚信乌海”集中执行专项活动圆满结束。此次专项行动重点执行5万元以下涉金融、涉民生案件,是全市法院深入推进诚信建设工程和“司法公信提升年”各项工作的重要举措。
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全市法院高度重视此次活动,“一把手”亲自部署、靠前指挥;制定印发“诚信乌海”集中执行专项活动实施方案,并通过市中级人民法院自媒体平台向社会各界发布《督促小标的涉金融、涉民生案件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的通告》。执行干警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集中执结了一批小标的涉金融、涉民生案件,及时为申请人兑付了执行案款。在8月7日专项活动启动当天,执结案件30件,执行到位金额416.85万元。
坚持多措并举,深入推进行动。专项活动开展过程中,全市法院充分运用网络查控系统,对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车辆、房产等财产进行全面查询,及时冻结、扣划被执行人的各类存款。对已具备财产处置条件的案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登记、评估、拍卖、腾退、交付等工作。针对小标的案件被执行人有能力而不主动履行的情况,通过法院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定期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形成舆论压力,促使失信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加强与金融等部门协作,及时掌握被执行人的资金信息;与公安等部门联动,对被执行人进行联合惩戒;对以各种方式规避执行、妨碍执行、抗拒执行的被执行人采取拘传、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
强化舆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微信公众号开设“诚信乌海”集中执行专项活动专题,发布典型案例,向社会公众曝光不诚信行为,有力震慑失信被执行人,积极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此次专项活动,全市法院在自媒体平台发布相关信息49条,在各级各类媒体刊发相关稿件26篇。
此次专项活动,全市法院共执结案件302件,执行到位金额889.37万元,强制清腾房屋2处,拘传、拘留5人次,发布限制高消费261人次、失信45人次。下一步,全市法院将持续推进诚信建设工程各项工作,进一步完善执行机制,加大执行力度,不断提高执行工作水平,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更有力的司法保障。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