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楚妍
2024年10月16日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我们的美好生活
本报记者 张楚妍
“你们看我养的鱼,邻居送我的。”坐在轮椅上的冯保全笑着将海勃湾区残联来看望他的工作人员迎进门。
今年50岁的冯保全并非天生残疾。5岁时,因为一场疾病导致他得了小儿麻痹症。此后,他的生活彻底被改变了,因为下肢变形,走路姿势怪异,他小的时候没少遭人嘲笑。以前交通不便,生活条件也相对艰苦,他因为学校离家远,上学不便,原本成绩优异却不得不在小学毕业后便辍了学。“当时,我的老师听说我不继续读书了,还来找了我,这也是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了。”冯保全说,那时的他很自卑,害怕见人,看见人群都会躲着走,怕被人嫌弃、嘲笑。
在冯保全15岁时,因病情恶化,他走路开始需要双拐。17岁时,民政部门为他办理了低保,刚开始一个月只有几十块钱,连维持生活都很困难。当时,冯保全还有部分行动能力,也会偶尔找些能干的活,给家里贴补家用。渐渐地,冯保全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后来坐上了轮椅。
虽然失去了行动自由,但是冯保全发现,社会对残疾人的保障政策不断健全。“我的低保金一直在涨,现在我已经成为特困供养人员,每月享受1700元的补贴,此外,还享受重度护理补贴。”冯保全说。
为了方便残疾人的生活,市、区两级残联为冯保全家进行了无障碍改造,为他安装了遥控灯,给卫生间地面涂了防滑胶,墙上安了扶手,还为他申请了一台电动轮椅,方便他出行。
由于长期坐轮椅,冯保全的身体不是很好,去年还住了一次院。而这次住院让他进一步感受到了国家政策对残疾人的关爱。
“以前住院要先交押金、交治疗费,出院后还要再来办理医保报销。这次住院,医院没有收钱让我先治疗,10多天的时间,医生护士尽心尽力。我姐帮我办理出院结算时,我们都吃了一惊,根本不需要我们跑腿,医保报销、医疗救助均已核算完成,最后那次住院只花了108块钱,国家对我们这些群体真是太照顾了。”冯保全说。
除了社会保障政策,这些年来,社会环境对残疾人的理解和关爱也不断展现。出院时,冯保全推着轮椅向外走,人们表现出的善意让他也很感动。一名市民看见他面前有一圈细铁丝挡住了他的去路,这位好心人快跑几步帮他清理了障碍,还帮他推了一段距离。
在冯保全的身边,邻居、朋友都对他关怀备至,经常为他送饭,他喜欢唱歌,周围的邻居不但不嫌吵,还鼓励他好好唱。因为有褥疮,他需要经常换药、清创,他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每天都会来他家给他处理伤口,风雨无阻。
“虽然因为身体原因,我失去了‘自由’,但是,政府和社会却给我创造了最大的‘自由’。没有嘲讽和怜悯,人们给予我的是更多的是温暖与关爱,我出门走进人群,大家也愿意和我聊聊天,让我感到不孤单。”冯保全说。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