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男
2024年10月17日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本报记者 陈佳男
“放开门诊慢性病定点医疗机构限制以后,我看病开药就不用固定在市人民医院了,还可以选择去市中医蒙医医院、海勃湾区中医医院,方便多了。”长期受慢性病困扰的周益平深切感受到了政策调整带来的温暖与便利。
周益平患慢性病多年,需要定期到医院复诊和取药。相关医保政策调整前,为方便报销,他只能固定在一家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开药,碰到定点医院药品不全、专家号难约、排队时间长等问题时,看病耗时耗力。
今年,市医疗保障局印发《关于取消乌海市基本医疗保险特殊病种门诊慢性病定点医疗机构数量限制的通知》,新政策取消了门诊慢性病参保患者只能选择一家定点医疗机构的限制。9月1日起,患者可根据病情需要和方便治疗的实际,自主选择多家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和购药。
现在,周益平不仅能就近选择医疗机构就诊开药,还能根据不同医院的专科特色和医生专长,综合性地制定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得到更好的就医体验。
新政策的实施还促进了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取消定点机构数量的新政策实施以来,海勃湾区中医医院接诊慢性病患者的数量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不少患者选择了我们的优势学科就诊,激励我们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医疗水平,努力打造中医特色明显、专科优势突出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海勃湾区中医医院医保科工作人员李海燕说。
对于需要奔波多家医院及异地就诊的慢性病患者来说,放开门诊慢性病定点医疗机构数量限制,为他们切实减轻了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我一直关注着这个政策的落地实施,让我们参保患者享受到更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来自政府的关怀和温暖。”56岁的李朝霞说。
随着新政策的深入实施和广泛宣传,越来越多的慢性病患者将从中受益,就医之路变得更加宽广和顺畅。市医疗保障局待遇保障科科长梁欢欢说,此次放开门诊慢性病定点医疗机构限制是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优化服务流程的重要举措之一。未来,市医疗保障局将继续关注患者的需求和反馈,不断完善医疗保障政策体系,为参保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优质、高效的医疗保障服务。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