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供热力度 提升民生“温度”

——海南区推进温暖工程保障供热质量纪实

鲁吟

2024年10月17日

供热前,工作人员在海勃湾发电厂中间站检修维护设备。

本报记者 鲁吟 文/图

随着供热期的到来,海南区相关各部门单位全力以赴,确保如期供热,为温暖工程交上满意答卷。记者在海南区多个换热站了解到,10月14日,在完成供热设备设施、供热锅炉及辅机、循环水泵、热力管网、换热站等的检修维护后,供热企业开始向海南城区供热管网注水加压。10月15日,供热企业全面开栓供热。

自温暖工程实施以来,海南区在热源保障、热网更新、热力站标准化建设改造等方面补短板,探索企业降本增效、用户节省费用、社会减少排放、供热安全有保障,按需供热、精准供热的新模式,推动实现安全稳定高质量供热,加大供热力度,提升民生温度。

今年,海南区集中供热面积达370万平方米,热用户3.4万户。为保障供热效果,让群众屋里暖烘烘,海南区积极提升供热服务水平,保障供热质量。从热源、管网、换热站等供热系统提升改造及热用户服务和体制机制落实等方面同时发力,全力做好温暖工程。

10月11日,记者在为海南区供热的海勃湾发电厂中间站内看到,各类供热设备已开启运行,辅控运行人员赵顺利和同事正在检修补水泵。“目前,我们已完成管网注水、加压工作,进入了冷态运行调试期。我们还会对中间站、换热站的各类设施,以及各级供热管网进行全方位的调试和排查。”赵顺利说,这是供热前对整个系统进行循环体检的关键一步,此项工作完成后,各供热设施设备将具备运行条件,等待开栓供热。

走进中间站二楼调度室,记者看到大屏幕上的一个个“小绿灯”闪烁着,说明海南区各换热站设备运行状态良好,屏幕右侧则滚动显示着各换热站出水和回水压力、温度、流量等数据,海勃湾发电厂热网部副部长吴志强与同事们正在观察监测数据。

“为了确保出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今年我们在原有智慧供热平台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了软件和完善了硬件。新增了负荷预测、全网平衡、室温评价等模块,并推出了手机App,让工作人员能随时随地监测数据情况,对供热资源进行远程调配,提高智慧供热的精准度和时效性,形成‘热源—换热站—管网—用户’一体化智慧供热。”吴志强介绍说。

10月12日,记者在海南区多个换热站看到,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换热站内技术人员对供热设备进行全面细致检查,同时对居民小区供热管道进行巡检。

为确保老百姓温暖、安全、舒适过冬,海南区加大供热服务力度,推进“一小区一方案”落细落实;全面推行供热服务公示制、承诺制,在各小区单元门口张贴供热公示牌,向用户公开服务报修电话;在有需求的用户家中安装室温采集器,实现对用户室温的实时监测,便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建立供热服务“管家”机制,每位供热“管家”再配备2名上门服务维修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今年海南区供热工作将力争做到在用户投诉率、设备故障率双下降的同时,实现能耗下降,通过多项服务措施为居民提供温暖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