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中的惦念

2024年10月18日

刘荣昌

那日傍晚,20多岁的女儿独自去观影,估计电影已散时,我就计算着孩子几点到家,还顺手发了个微信:路上注意安全,别走错道儿啊。女儿秒回了个“嗯嗯”的表情。不一会儿女儿回来了,她悄悄对妻说:“妈,爸爸怕我找不着家,为确保道路的精准性,吓得俺刚才骑上小黄车,特意打开了‘导航’。”妻拍了拍女儿的头说:“爸爸这是不放心,快洗洗睡去吧。”我支棱起耳朵听着娘儿俩的对话,思绪忽然回到自己儿时那次“走错路”的经过,便和妻叨唠了起来。

那年我12岁,父亲单位发了一张电影票,是我喜欢的《保密局的枪声》,日期又正好在周日晚上,便缠着他让我去看。父亲琢磨了一会儿说道:“主要担心你迷路,毕竟散电影后路上人少了,要是走错方向可就坏了。”我拍着小胸脯表决心道:“爸,放心吧,不就是沿着河边走嘛,没问题的。”说着又求援般望着母亲,她看出了我的小心思,就冲父亲努努嘴说:“孩子也是半大小子了,就让他自己去,权当锻炼锻炼。”父亲只得点头同意,随即又细数了一路上的几个著名标志性建筑和有几个红绿灯等等。我装作耐心听着父亲的讲解,眼前闪动的却是《保密局的枪声》的大幅海报中的人物形象。

周日早早吃过晚饭,就带好电影票,出门步行上路了。我没忘父亲的嘱咐,特意关注着红绿灯的数量和建筑物的高大牌子。大概半小时后到了电影院门前,望了望厅里的大钟,离开演还有一个多小时呢,便到对面的新华书店里浏览了一会儿玻璃柜台里的书……

待看完电影出来,顺着河边的人行道向前走去,精彩的情节和人物还在脑中回荡。一直走了十几分钟后,才感觉有点不对劲儿,我又向前走了一会儿,从时间上估计理应早该到家了,怎么还是“长路漫漫”呢?正巧对面走来一位大概是上夜班的工人叔叔,就上前询问,他吃惊地说小朋友你的方向反了,然后拉起我的手……

我回到家里抬头看表已快11点。父亲正坐在写字台前看书,母亲在床上躺着呢。听到开门声她一下子坐了起来,看样子根本就没睡着。筋疲力尽的我一屁股坐在床上,垂头丧气地说:“我走错方向了。”父亲站起身端给我一杯热水,母亲则轻声说:“回来了就好,赶紧睡吧。”当天夜里,我做了一个梦:在放学路上,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不知道该如何走了,忽然看到父亲在不远处向我招手,我跑过去把头深深埋在了他的怀里。

当我把这件事原原本本讲给妻听后,她感慨道:“在老人的等待中,蕴涵的是无言的惦念,却表现得那样的平静和自然,今天咱俩等孩子回来的心情不也是一样吗,情同此理、感同身受吧。”我点了点头,正看到女儿屋子里的灯灭了,伸手指了指对妻说:“姑娘睡了。”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