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转技改”赋能 企业蝶变焕新

——乌海阳光炭素有限公司数字化转型、技术改造及项目三期竣工投产

张丽阳

2024年10月21日

本报记者 张丽阳

近日,乌海阳光炭素有限公司数字化转型、技术改造及项目三期竣工投产仪式在乌海乌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举行,完成技术改造的电普煅厂、煅烧厂正式投产。

在乌海阳光炭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原料经过传送带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生产线,生产线上4台18罐并联式普煅炉、6台1250kVA电煅炉火力全开,陆续生产出高品质煅后焦。技术人员紧盯设备运行、监测生产状态。

“石油焦煅料项目使用先进、环保的设备,可实现全厂无灰尘、操作自动化,只需15名工人维护厂内设备。相比较传统的煅烧方式,现在产能产值逐步提升,生产安全性持续增强,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乌海阳光炭素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赵永桢表示,煅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烟气,可通过余热锅炉将水转换为蒸汽,通过蒸汽管道输送至园区其他企业进行外售,供生产使用及冬季采暖期供暖,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在全球制造业加速向智能化、网络化、服务化转型的大背景下,乌海阳光炭素有限公司快速响应市场变化,通过集成先进的信息技术(IT)与运营技术(OT),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市场响应速度,打造了设备互联、数据互通、系统互操作,透明化、可视化的智能工厂,为安全生产管理、产品质量稳定、生产效率提升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此外,在电极糊生产车间技术改造方面,该公司成立电极糊车间技改小组,对一车间开展技术改造工作。此次技改取得重大突破,彻底解决了无组织排放问题,杜绝了配料车间的扬尘及混捏车间的粉尘和烟气,实现了完全意义上的DSC自动化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绿色生产、清洁生产,是电极糊生产工艺的一大进步。

据了解,乌海阳光炭素有限公司此次数字化转型、技术改造及三期项目竣工投产,通过优化设备性能和工艺流程,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误差和缺陷以及设备的故障发生率,大大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减少了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使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能源消耗降低50%、产品合格率达100%,预计每年可节约成本4000万元、增加收入1.5亿元。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