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霜降:

一朝秋暮露成霜

韩建慧/文 齐艳芳/绘图

2024年10月23日

本报记者 韩建慧/文 齐艳芳/绘图

年年秋色最深处,岁岁霜降如期至。

重阳节刚过,霜降便如期而至,北京时间10月23日6时15分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霜降。

霜降也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载:“霜降,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节,气温持续降低,水蒸气凝华成霜,于清晨降落;黄叶随风飘零,生物潜伏敛藏,大地走向静谧。

霜降不降霜,叶落天气凉

霜降不是表示“降霜”。深秋的早晨,草木之上常可见霜,霜雪虽然同色,但来源却大不一样。雪是大气中的水汽凝固而形成的固态降水,可视为“天上来客”,霜却是地面的水汽遇到温差变化凝结而成,因此气象学中有降雪的概念,却没有“降霜”。

作为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此时节,金风瑟瑟,衰草疏疏,长空雁鸣,云淡天高,无论南北,都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候。江南、华南地区气温的起伏愈发明显,西北、东北的地区更是早已呈现出一派初冬景象。像我市这样地处西北的内陆城市,从10月下旬开始,冷空气就已经一统天下,大风降温天气频发,天地萧瑟、万物收敛的冬似乎一下子就到来了。

霜降虽冷,却也美。天气转寒,草木感秋,叶落如蝶,化为深秋最后的献礼。尤其是一场秋风过后,漫天飞卷的落叶归尘化土,又为本就清冷的深秋增添了一丝静美。

许多市民都喜欢趁此时节到市植物园去拍落叶堆叠的美景。与随时都要保持干净整洁的城市道路不同,市植物园到处都是堆叠的落叶。漫步在铺满金黄落叶的林间小路上,被踩碎的落叶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那是深秋独有的旋律。午后的阳光透过树枝,在地面上交织出温暖的光影。秋风过处,落叶随风起舞,更像是在进行一场无声的告别,宣告着秋的结束。

秋色至此尽,冬储堆满仓

“霜降见霜,米谷满仓”。时令行至霜降,北方地区的农忙已大致结束,忙碌了一年的农民终于可得片刻清闲,但南方地区还要再忙一段时间,由于气候差异,南方此刻正是收稻的时间。

丰收的稻谷堆满了米仓,冬储就变得非常快乐。不少市民都会选择霜降前后开始冬储,水灵灵的大白菜要囤点,除了现吃还能腌酸菜,沙皮儿土豆也要趁着便宜存上几十斤,羊角葱也在大量上市,这时候的大葱品相又好价格又便宜,惹人喜爱。

市民孙赫就打算趁着天气还没完全转凉赶紧腌点酸菜。腌酸菜是一门技术活儿,腌得早了怕天气热放不住,晚了又怕天气太冷操作不方便,霜降前后恰好合适。市场上的大白菜一天一个价儿,孙赫和老伴儿每天都要转上三四回,这才挑到了价位合适品相也好的“原材料”。

除了白菜、萝卜、土豆、红薯等蔬菜在大量上市,此刻也是水果大丰收的季节。橘子、柚子、石榴、柿子、苹果、葡萄……市场上各种水果琳琅满目,这是一年之中品种最多、价格最实惠的时候。

得益于现代科技提供的保鲜技术,水果的保质期被大大延长,因此囤水果的人也真不少。

市民刘艳萍就囤了不少软籽儿石榴。这种水果虽然冬季也有,但价格要比此刻贵上一些,因此趁着大量上市,她打算囤点儿到自家凉房中,天冷了也能尝到美味。石榴的存放方式是她跟一位四川摊贩学来的,存石榴的地方要阴凉通风,还要保证一定的湿润条件。她从黄河边儿取来了一桶细沙,又买了几十个新鲜饱满没有破损的石榴,并排放在铺了湿润细沙的长花盆中,顶端用自己编制的糅杂了松针和草叶的草盖保护,隔上几天翻一翻稍稍喷点水,据说这种方式可让石榴三个月都不会变质。

节俗有美味,柿甜鸭煲香

霜降与其他传统节气一样,也有自己的时令美食。很多地方都讲究霜降这天一定要吃个柿子。这种柿子可不是蔬菜中的“西红柿”,而是愈经霜愈香甜的“红柿”,也有地方称之为“朱果”“冻柿子”。

柿子香甜软糯,本来就是深秋和初冬时节最适宜的水果之一。《本草纲目》中记载其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气平,性涩而能收,故有健脾涩肠,治嗽止血之功效。现代医学也认为,适当吃柿子对慢性支气管炎有保健作用。

关于霜降吃柿子还有个有趣的传说。明代文人赵善政在《宾退录》卷一中讲,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少时潦倒,在霜降的这一日,饥肠辘辘,恰巧撞见一棵柿子树,果实饱满,鲜艳欲滴,他当即摘下柿子饱餐了一顿,竟一个冬天都没有感冒流涕、口角干裂。后来朱元璋感念其恩,特封柿子树为“凌霜侯”,民间霜降吃柿子的习俗也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除了吃柿子,霜降这天,闽南地区的人们还流行吃鸭子煲,据说闽南有句谚语,叫作“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当地人认为,吃鸭子可以补身体,因此每到霜降时节,当地的活鸭子都会卖得非常火爆。

也有的地方更喜欢吃牛羊肉,比如广西玉林地区的居民就习惯在霜降这天早餐吃牛河炒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萝卜,或是牛腩煲之类具有热量的菜来补充能量,祈求在冬天里身体暖和强健。

东北地区的人们则更喜欢炖上一锅酸菜猪肉粉条,再配上农家亲手制作的血肠,在深秋清冷的寒意中寻找最慰藉肠胃的温暖。

山东地区也有一句有趣的农谚:“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有道是,秋后萝卜赛人参,萝卜也的确是北方人家秋冬的“看家菜”之一。

登高望远时,万里秋空净

霜降时节还能干点啥?登高望远就很适宜。作为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登高也算是抓住了秋天的尾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也是一种乐趣。

很多人都喜欢在霜降时节出门走走。霜降位于深秋与初冬的分界线上,天气没有冷到滴水成冰,大自然的风物却已呈现出冬日特有的景象。

当然,登高望远不仅能看到深秋美景,而且是养生的最好方式。中医学讲究秋季要积极“调养情志”,就是因为“自古逢秋悲寂寥”。一提到秋,似乎总与愁绪脱不开关系,不是“寂寞梧桐锁清秋”,便是“西风凋了碧树,望尽天涯路”。因此,长久处于室内,很容易产生悲秋、抑郁的状态。

到户外走走就会有新的发现。霜降处于农历九月,九月被称为菊月,正是菊花飘香的好时节,金灿灿的菊花香气盈人,品一杯菊花茶或者饮一盏菊花酒都是美好的享受。

同样美好的还有霜降独有的风物,阡陌寂寂,远山红黄。霜降不单只有天寒气凉,还有秋空明净,万事可喜。

总而言之,霜降就是这样一个富含诗意的节气。它即将开启一年中的岁寒时光,草木虽黄,却有稻谷满仓;寒意纵深也能围炉煮汤,岁月行至此,一年光景就只剩一季,更提醒我们要珍惜时光。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