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3日
宋学林拍摄的乌海市人民公园一角。
本报记者 李浩
“只要喜欢摄影,对摄影有热爱,积极发现生活的美,哪怕是一截树枝,都能拍得特别美。”宋学林说。近日,有着30多年摄影经历的宋学林向记者分享了他的摄影故事。
1967年,宋学林出生于赤峰市巴林左旗,1990年来到我市工作,在工作中接触到相机。后来,宋学林攒了很长时间的钱,买了一台海鸥牌相机。于是,工作之余,宋学林背着相机随走随拍,我市及周边地区许多地方留下了他的足迹。“甘德尔山上的朝霞,黄河边的落日,四季的乌海市人民公园,阿拉善盟的沙漠,鄂尔多斯市的草原,这些地方我都拍过。”他说。
斗转星移、日月如梭。30多年的摄影人生,宋学林手中的摄影器材也从胶片相机更新至现在的数码相机。“我在摄影上投入了多少,也记不清了,相机换了好几茬,相机的配套设备,如稳定器、镜头等,也是买了很多,收获就是移动硬盘和电脑中满满的照片。”他说。除拍摄我市及周边地区的风景照外,宋学林也去全国各地进行采风。“云南的昆明、大理、西双版纳,广西的桂林山水,台湾地区的自然风光,我都拍过。去这些地方旅游,我会花很多时间在摄影上,尽力多拍一些好的照片。”宋学林说。
宋学林拍摄的照片主要以自然景色和社会人文为主。踏上摄影之路以来,宋学林很注重摄影理论的学习,参加各类摄影培训,积极参加市摄影家协会举办的活动。
摄影是一门通过镜头捕捉瞬间、记录时光的艺术形式,回首自身的摄影岁月,宋学林有着自己的认识。他认为摄影首先要有主题,摄影作品要有表现的内容,摄影画面想表现什么,照片要带给大众什么样的思想或感受,这些都需要摄影师在拍摄前就要明晰,没有明确的拍摄主题,很难拍出好的照片。
光影被称为摄影的魔法之源,应用好光影关系,不仅可以给照片带来丰富的层次感和立体感,还可以让画面充满情感和故事。宋学林认为,摄影师要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光线条件下捕捉摄影画面,比如拍摄城市的夜晚,月亮升起时,建筑的轮廓在月光的映照下逐渐显现,这时就是拍摄的好时机。摄影师在拍摄时,要注意观察光照的方向和强度,选择合适的光圈和快门速度,以捕捉到最佳的光影效果。一般情况下,摄影师选择早上和晚上的时间去拍照比较好,因为早上和晚上的光线比较柔和,比较好出片,中午的阳光比较强烈,容易产生比较重的噪点。同时,摄影师还可以利用三脚架和稳定器等辅助工具,确保相机的稳定性和拍摄的清晰度。
在摄影中,简洁的画面可以提高照片的效果和吸引力,摄影师的构图是在杂乱的现实环境中找到秩序的思维工程。摄影师拍出的照片干净整洁,可突出主题、强调细节、强化视觉冲击力、增强情绪表达、提高视觉体验。摄影师在构图中要充分结合取景地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针对不同的地形特点和气候特征,选择不同的构图方式。“我在云南的玉龙雪山拍摄时,天气晴朗和有雾的情况下,就要选择不同的构图方式,根据雪山的海拔,拍出雪山不同气候特征下的面貌。”宋学林说。
“摄影的过程让人很快乐,拍出的照片也是过往人生的回忆。现在翻阅过去拍的照片,回忆过往的经历很有感触,这些照片记录的是过往的时光,也是自己人生走过的痕迹。”宋学林说。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