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总体向好

赵永刚

2024年10月25日

本报讯 (记者赵永刚)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要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前三季度,全市经济保持稳定运行,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主要指标增势平稳。1—9月,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4%,较去年同期提高8.5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0.6%、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6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4.4%。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较去年同期提高23.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7.9亿元,同比增长2.1%。

产业运行态势持续向好。1—9月,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较1—6月提升2个百分点。完成粮食播种面积8.96万亩,同比增长5.7%,超自治区下达目标2.4万亩。全力保障“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截至9月底,蔬菜播种面积、产量分别同比增长5.2%、7.2%;肉类总产量同比增长9.5%。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建设工程折算进度为67.4%。

工业产业平稳运行。1—9月,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全市“四上”企业入库53个,乌海2家企业上榜2024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内蒙古君正能源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黄河能源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从产品产量看,原煤、洗煤、焦炭、发电量分别同比增长14.6%、1.9%、14.7%、13.9%。从产品价格看,29种主要化工产品环比13涨6平10降,其中,电石、二级冶金焦环比分别上涨5.9%、17.9%。全市213户规上工业企业产销率97.8%,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高于自治区0.9个百分点。

服务业继续恢复。1—9月,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6.5%。交通运输业:全市铁路货运量1544.7万吨,同比增长35.2%,“黑货”发运量175.2万吨,同比增长36.2%,“白货”发运量1369.5万吨,同比增长30.9%,大宗货物“公转铁”成效进一步显现。金融业: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349.4亿元,同比增长6.1%;乌海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82.9亿元,同比增长22.8%。定制“个体蒙信贷”金融产品,已为72户经营主体授信贷款金额2600万元。旅游业:中秋、国庆假期,全市各大景区景点游客迎来“井喷”式增长,1—9月全市接待游客614.8万人次,同比增长27.9%;实现旅游收入71.4亿元,同比增长27.2%。房地产业:商品房销售面积49.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7%。

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增强。国有经济:1—9月市属国有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222.5万元,同比增长178.6%,创历史最高水平,获利能力持续攀升;研发投入强度0.41%,同比增加0.11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出台《乌海市贯彻落实〈关于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若干措施》,受理、办理民营企业问题诉求,持续用好“蒙企通”平台,办结率达到81%。1—9月全市共有民营经营主体6.31万户,同比增长3.4%;民营经济实现税收收入60.42亿元,占全市税收总收入比重67.5%。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