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5日
赵存伟
文艺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和水平。时下,我国已实现全面小康,我们如何理解小康社会对中国人的影响,对中国人心理的影响?我们在迈入全面小康的过程中,有哪些值得记录和反思的地方?如何用文艺作品来记录这样的“新时代”?人的价值、人的需求,人对世界的理解、人对于生活的美好追求,如何呈现出来?这些都值得文艺家们多做一些思考。
文艺创作与时代发展应该同向同行。文艺创作要从生活出发,写出时代精气神。每个时代的优秀文艺作品都在忠实地记录着身在其中的人们的悲欢离合。改革开放初期,率先发展的广东一带是内陆许多省市年轻人眼中的天堂,《外来妹》讲述了北方某省名叫赵家坳的小山村有赵小云、志强等6名青年男女怀着梦想来到广东,他们希望通过打工改变自己命运的故事。1990年前后,移民美国成为一些国人的梦想,于是就有了反映这种现象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
2018年8月6日晚,乌海首部原创大型音乐剧《乌海人家》在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首演,吸引了近千名观众。这个反映乌海人奋斗史、弘扬乌海精神的故事一亮相便惊艳四座,好评如潮。该剧除了在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上演外,还在呼和浩特、鄂尔多斯、阿拉善等多个盟市巡演,所到之处反响强烈。《乌海人家》这部经过4年筹备、200多天精心打磨的精品力作不仅填补了乌海没有大型舞台剧目的空白,还被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确定为“第七批舞台剧扶持工程立项剧目”和“自治区2018年度惠民巡演优秀剧目”,同时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参演剧目。
为什么能成为感动人的精品?“剧里演的内容都是我亲眼见证、亲身经历的。如今青山绿水的城市环境是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乌海人,我感到特别欣慰、特别自豪。”观众的话解答了这个疑惑。我们广大文艺家们能不能以这些优秀的文艺作品为标杆,不断提高创作能力、演出水平,努力创作出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文艺作品,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而努力呢?
近年来,现实题材尤其是主旋律题材深受广大读者和观众欢迎。文艺越贴近现实、观照现实,就越充满生机活力。人民网的“人民时评”说,近年来,主旋律电影佳作不断涌现。从《我和我的祖国》到《我和我的父辈》,从《中国机长》到《中国医生》,从《攀登者》到《长津湖》,一大批主旋律电影的“走红”,折射出观众对优秀主旋律作品的热切期待,也恰恰说明,“正能量”完全能获得“大流量”。这些作品内容不同、情节多样,却有着鲜明的共性——扎实生动的故事题材,赤诚鲜明的家国情怀,丰富出色的视觉效果。而这些故事的底本、情怀的来源,正是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恢弘壮阔的当代实践。这既是素材丰富的故事宝藏,更是激荡人心的精神富矿。
这段话也是文艺创作的一个风向标。我们要记录生活的时代,就要从红色历史长河中提炼打动人心的精神力量,从广袤大地上找寻震撼人心的优秀题材,从个体的生命体验中提取不可或缺的生动素材,才能让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品质精良的优秀文艺作品涌现出来。
文艺工作者一定要重视和加强现实题材创作,反映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表现好新时代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推出更多充满浓郁生活气息、深刻拨动心弦的大作力作。要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努力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