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白鹭归

2024年10月25日

杨明德

这日,我和朋友冯先生傍晚如约在乌达巴音赛河边散步。

气候一天天在变凉,一早一晚寒意十足,高大的乔木已黄叶飘零,爬山虎及火炬树的叶,红如枫,殷殷如血。巴音赛河中蒲苇已蕙白梢黄,唯独毛白杨树还依旧合抱挺拔,隽秀青翠。二人边散步边赏景,突然见写有“巴音赛瀑布”那块高大假山石上,有只白鹭盘旋落下。朋友惊呼:“是那一只,多么熟悉的身影啊!”我也辨认出是那一只:“是啊,它又回来了!”二人同时慨叹:“动物比人痴情啊!”朋友又感叹地说:“有句谚语说,‘雁孤一世,鹤孤三年,鹊孤七天’,真是一点不假!”我赶紧掏出手机,见百度果有此条谚语,意思是配偶死后,大雁会孤独一辈子,仙鹤是三年,喜鹊只有几天。这说明古人早已发现了这些鸟儿,对另一半的牵挂和痴情。

记得,大约四年前,也是枫红叶黄、万物萧萧的季节。我俩散步河边,见一只白鹭形只影单地在巴音赛河第二湖和第三湖之间的湖沼之间徘徊,它时常痴痴地待在这块假山石上,竖起长颈警觉地注视着周围,有时见它徘徊在泥淖中寻找吃食,有时独自隐身在低矮的蒲苇丛中。我出于好奇,连续几天里,在白鹭常出没的地方寻觅,在第三湖的一片浅淖边发现死去了一只白鹭。我忽然明白这白鹭不愿离去的原因,我明白了天下的禽类也是有灵性的精灵啊,它们是一群有感情的物种啊!

自此,四年来,无论是初春的乍暖还寒,还是凛冽的数九寒天,我常常在巴音赛河边见到此鹭的身影,每次见到它我都心情沉重。为此,我写了篇文章《巴音赛河:有只多情的白鹭》,发表在《乌海日报》2023年2月24日“长河”文艺副刊。《想你了 所以飞回来》,被《河套故事》于2023年10月9日选发,这些文章表达了我对这只白鹭痴情一事的怜悯和感动。

这让我想起那则雁丘的故事:16岁的诗人元好问,1205年在赴并州应试途中,听一位捕雁者说,天空中一对比翼双飞的大雁,其中一只被捕杀,另一只一头栽下来殉情而死。年轻的诗人被这生死之情所震撼,便买下这对大雁,把它们合葬在汾水旁,建了一个小小坟冢叫雁丘,并写下了千古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啊,问世间爱情究竟是什么,竟会使两只大雁以死相伴。相依相伴形影不离的情侣已逝,此一去千里万里形只影单前程渺茫,即使苟活又有什么意义呢?

而白鹭,这种很古老的鸟类,大约5500万年以前就已经在地球上活动了,它们自有生存和情爱之道。今虽孤鹭四载,依然不离不弃,虽短暂觅食偶有离开,然而春寒守候、冬不南翔,亦是一段感人的佳话。

古有雁丘,今有孤鹭,同为飞禽,生死相许,真叫人感动和泪目。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