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洋
2024年10月28日
医护人员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检查医疗设备。
医护人员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照顾病人。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本报记者 陈洋 文/图
大脑是人的“生命中枢”,在大脑和神经上“动刀子”风险大、凶险度高,无异于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需要高超且精细的功夫。乌达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有这样一支团队,他们分秒必争,用心为患者保护生命。
乌达区人民医院2010年成立神经外科专科ICU,由最初的十几张病床、仅有十几名医护人员,发展到今天拥有几十张病床、重症床位8张、医护人员37名的专业团队,成为全市重点神经外科,建成全市首个颅脑外科专病诊疗中心。
设备更新
享受精准医疗服务
乌达区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NICU)占地面积320平方米,大病房床位8张,病床均为电动起立床,每张床均配有独立的吊塔,并配备有中央空调、中央监护及中央监测系统以及空气净化、病房加湿系统。设备方面购置了床旁血滤机、颅内压监护仪、床旁B超机、纤维支气管镜、可视喉镜、血气分析仪、空气压力波治疗仪、心肺复苏仪、腰大池体外引流系统等先进医疗设备,共投入资金约700万元。此外,神经外科不仅配备了设备先进的神经外科高依赖病房(HDU),还进一步完善了神经外科百级层流手术室,确保诊疗过程的安全与高效。
2020年,医院重新建造新的神经外科病房及NICU病房,病房从原来的8人间变成了明亮宽敞的3人间,每位患者都享有更多的个人空间,不仅有助于保护患者的隐私,还提供了更加安静和舒适的环境,有利于患者的休息和恢复。此外,减少每个房间内的患者数量也有助于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作为乌达区的一项民生项目,今年,在乌达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神经外科病房增设脑血管造影机(DSA)、颅内压监护仪耗材等设备,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动脉瘤。采购了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仪、经颅磁治疗仪(促醒用)、吞咽功能电刺激、脑血流图机等设备,用于康复治疗。目前设备已投入使用。
合作联盟
提供优质医疗资源
为进一步提升神经外科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打造特色重点专科,2023年9月,乌达区人民医院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结成了神经外科专科联盟,建立全方位的支持沟通协调机制,探索区域医疗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发展新路径,在精准化管理、医疗科研教学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
双方完成了技术升级和常态化的合作共建,加强了颅脑损伤救治方向和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治疗的合作,开展高质量医疗工作,实现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专业同质化管理、同质化诊疗,神经外科诊疗水平达到市内领先水平。
去年,乌达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一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破裂患者,当时患者病情危重,转院途中风险极高。在专科联盟的帮扶下,宁夏医科大总医院专家奔赴医院,在显微镜下开颅并进行动脉瘤夹闭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现生活可自理。
对于神经外科的急危重患者,把握住救治最佳“黄金时间”就是把握住“生命关键”。遇到需要急诊手术的患者或重症患者不具备转院条件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专家团队组负责精准、快速调配专家优势资源支援,全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为转诊到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的重症病人开辟绿色通道,提供安全无障碍的优质服务。专家团队对神经外科收治的危重症患者定期提供查房、诊疗方案指导,确保患者得到合理、有效、规范的治疗,同时为急危重症、手术患者提供特色服务,不向患者收取专家会诊费和手术费。
乌达区人民医院副院长李建国说:“神经外科专科联盟有利于广大患者享受最好的医疗技术和最优质的医疗服务,最终实现真正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造福乌海百姓。”
在专科联盟的互助帮扶下,乌达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开展了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的夹闭术,填补了乌海市医疗行业的空白。目前,医院神经外科亚低温治疗、腰大池引流技术等处于全市先进水平,降低了脑干出血患者的死亡率,缩短了病程,提高了患者的愈后生活质量。此外,医院在治疗卒中患者中已形成急诊绿色通道—重症监护—神经外科及神经内科多科配合—高压氧仓—康复中心等完整救治环节,降低了死亡率,减少了致残率。
精心陪护
让患者得到用心服务
神经外科收治的多位急危重症患者,患者多数丧失了自理能力,因此基础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为患者做晨晚间护理、口腔护理、尿道口护理、气管切开护理、每2小时翻身拍背吸痰……神经外科的护理团队精心护理每一位患者。
10月22日,患者刘凤云拿着写有“医德高尚暖人心 心热似火如家人”的锦旗送给了神经外科。“一开始我来医院,因为脑出血整个人都陷入昏迷,是医生快速为我手术,护士们精心照顾,让我现在恢复如常,很感谢他们。”患者刘凤云说。
在神经外科里,这样暖人心的故事常常发生着。一句感谢,一面锦旗,甚至是得知患者好转的消息,都会让整个团队感到欣慰,觉得所有的辛劳、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