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阳 陈瑾
2024年10月28日
■打造平安乌海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近年来,乌达区法学会以基层需求为导向,以创新载体为手段,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全力打造“筑安红柳”法治文化基层行品牌,切实依靠法治文化引领价值、规范行为、创新治理、促进和谐,努力做到法治意识、法治精神、法治理念、法治信仰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不断推动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走深走实,助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乌达、法治乌达。
——完善机制,强化实践。乌达区法学会以推进法学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将法治文化基层行纳入政法工作整体规划。乌达区法学会从政法各单位、政府法律顾问中,将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行业影响力大的法治人才选拔到首席法律咨询专家队伍中来,组成专家团队,明确日常工作运行规则,不断推动专家参与到基层行活动中,切实在执法监督、矛盾纠纷调解、法治政府建设、重大行政决策等方面靠前服务。
——创新载体,打造阵地。乌达区法学会依托现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区级法律资源服务阵地等单位场所打造基层法律服务站10个,组织全区285名会员驻站服务,切实发挥好“群众吹哨、会员报到”法律平台前沿阵地作用;联合区团委、公检法司等多部门组织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扎实推动基层行活动深入高效开展;不断推进“首席”+“站点”模式,借助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法学会会员、法律工作者的专业优势资源,根据群众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基层驻站普法宣传活动,现场讲解法律知识。
——整合资源,精准普法。乌达区法学会坚持把普法工作贯穿于诉源治理、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命案防控等工作中,通过“调前讲法、调中明法、调后析法”的工作方式,达到以案说法、以法促调、以调促宣的目的,实现普法与矛盾调处化解、疏导稳控一体化推进,切实增强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截至目前,乌达区法学会以基层法律服务站(点)为中心,充分调动镇(街道)政法委员,派出所、司法所、派出法庭力量,为群众开展法治培训、化解矛盾80余次;加强与基层服务站点沟通联系,结合“流动办公桌”“邻里集市”“两企三新”领域集中服务日等主题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分专题、分阶段开展法治宣传,不断增强法治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张丽阳 陈瑾)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