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荣
2024年10月28日
主体已完工的车站南路甘德尔街至海达街段。
海勃湾区乌兰北路铺设沥青。
喷涂防火涂料。
护栏焊接。
人行道铺装。
标线施划。
本报记者 赵荣 文/图
为进一步优化道路交通网络,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畅通交通“微循环”,让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舒适,我市今年继续开展道路新建、扩建改造、修补养护等工程建设。
“堵心路”变“舒心路”
如今,海勃湾区越来越多的居民发出感叹:“断头路”打通、道路规划翻新、人行天桥建设……出行越来越便捷,幸福感越来越强。
随着甘德尔桥的建成通车,滨河新区和海勃湾老城区的连接愈发紧密,甘德尔街也逐渐成为一条车流量较大的主干道。
之前,这条路为双向两车道,车道两侧各有一条非机动车道,是一条较为狭窄的城市小路。随着道路两侧住宅小区日益增多,人群聚集,日常通行时,电动自行车、自行车在车流中危险穿行,剐蹭等交通事故屡见不鲜。
民之所呼,政之所向。相关部门经过多次实地考察、会议讨论,最终决定在“窄缝”中开辟一条非机动车道。今年,甘德尔街建设路至海拉路路段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造。
家住海勃湾区京海城·家泰小区的李敏回忆,甘德尔桥通车后,小区北侧的甘德尔街这段道路就划分了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但是向东过路口行驶后,道路突然变窄,车流混杂,不管是驾车还是骑车的人都捏一把汗。“胆儿小的我宁愿绕行。今年这段路被拓宽,骑电动自行车、自行车的人有了专属道路,汽车途经这里也畅通了不少。”她说,“出行畅快,政府的这项举措真是既贴心又暖心。”
过街天桥是现代化都市中协助行人穿过道路的一种建筑,修建过街天桥可以使穿越道路的行人和道路上的车辆实现完全分离,保证交通通畅和行人安全。今年,我市在人流密集的万达广场西侧新建了一座过街天桥。
记者在现场看到,天桥楼梯宽敞、踏板平缓,腿脚不好的、懒得爬楼梯的市民还可以通过电梯上下,站在天桥上还能欣赏城市的美景,经由这座桥过街的行人络绎不绝。
摄影爱好者李先生告诉记者,站在这座天桥上从各个方向和角度拍摄,城市的景色、人们的生活景象都别有一番韵味。
市民侯丽表示,万达广场和新天地市场的人流量每天都很大,人民路上途经这一段的车辆也很多。“以前路面上的过街通道施划了斑马线,还设置了红绿灯,但人流、车流混杂,交通特别复杂。”侯丽指着天桥说,“你看现在,人从天桥走,车从桥下过,互不影响。政府充分考虑了群众需求,得知周边活动的老年人居多,还贴心地安装了电梯,多好啊。”
日前,海勃湾区双拥街向西打通,家门口的建设北路与乌兰路实现通车,这让住在香榭丽舍小区的黄女士很惊喜。“下班后开车几分钟就能回家,不必再绕行拥堵的乌兰路和海北街路口,真的非常便利。”她说。
双拥西街改扩建工程现场施工负责人李延光介绍,该路段施工包括地下管网建设、机动车道沥青铺装、人行道面包砖铺装、路边行道树种植、路灯安装等,已于今年8月下旬完工。
这段路虽然只有200多米,却连接着机场路、建设路等多条路段,可将往来车辆有序分流,让来往的车辆和行人有了更多选择。
市民郝宏伟告诉记者,他家住在花开四季小区,以前他下班沿机场路、乌兰路,右拐途经海北街,然后才能拐回小区。“别看只绕行几百米,可这段路花费的时间却一点儿也不短,车流大、道路拥堵。”郝宏伟说,“双拥街向西打通后,我们下班回家直接从双拥街和乌兰路路口右转即可,路程缩短,沿途拥堵少了,心情也好。”
道路施工抓紧收尾
城区内纵横交错的道路承载着人们的出行,串联着人们的生活,更带动着城市的发展。今年,海勃湾区开展了城区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城市内涝治理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造成一些道路路面破损。连日来,各相关单位对破损路段进行沥青恢复施工。
10月23日,记者在海勃湾区乌兰路黄河街至狮城街段看到,运载沥青的自卸式货车、摊铺机、钢轮压路机、胶轮压路机等机械车辆在半幅车道进行路面恢复施工。前方自卸式货车将货斗中的沥青缓慢倾倒至摊铺机中,经过运转,摊铺机将沥青均匀地铺设在马路上;一些照顾不到的边角处,由人工辅助摊铺;钢轮压路机紧随其后进行压实工作,胶轮压路机则进行第二次压实。
现场施工负责人赵旭表示,要想新旧路面接缝平整,除了压路机,还需要工人用耙子进行找平,凭手感去添补或去除沥青。“为了减少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我们通常在夜间进行路面铣刨,白天铺设。”赵旭说,他们还要对大庆路、青山路、乌兰路等12条道路的部分路段进行恢复工作,共计3.3万余平方米。
近日,记者在海勃湾区车站南路及立交桥改造工程现场看到,道路主体已经完工,但不同工种的工人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相关的收尾工程。南端,正在进行和砂浆、运砖块、铺设、敲平等工作,几名工人紧密配合、有序完成;铁路桥下,1名工人身着工作服,手持喷射器给桥体喷涂防火涂料;北端,1名工人小心翼翼地将不锈钢管摆放、焊接,完成桥梁护栏的安装工作;检查井内外,两人协作,正在进行井内攀爬梯的焊接工作……
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后期还有路灯、道路护栏、防撞墙护栏等安装工作,在本月底相关部门验收通过后,该路段便可通行。
居住在海勃湾区京海城·家泰小区的石先生告诉记者,去年,车站南路下穿海拉线立交桥改造工程开始施工,他没事儿的时候就喜欢在小区外或者家里的阳台上看施工进展。今年,施工人员开沟、布管、回填,直至道路雏形初现。“从家里望去,新建道路宽敞平坦、标线清晰,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分区明显,现在最盼望的就是赶紧通车。”他笑呵呵地说。
市住建局工作人员常伟介绍,车站南路及立交桥改造工程北起海勃湾区甘德尔街,终点为新桥街,新建道路全长907米,与海拉铁路交叉,需要拆除既有铁路桥,新建框架箱桥1座。建设内容包括道路、桥涵、给排水、热力、电力、通信、照明、绿化、交通等工程,需新建雨水泵站、污水泵站各1座。
海勃湾区黄河东街新铺的路面上,经过测量定位、水线打底、热熔喷涂等工序后,一条条明亮显眼的交通标线、车道导向标线便施划完成,工人们当即赶往下一个路口继续忙碌,而路口的车辆按照崭新的标线有序等待、驶离。
优化城乡路网布局
今年以来,我市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快铺就群众畅通出行的“民生路”。
记者从海勃湾区交通局了解到,目前,海勃湾区正在实施东环路(S217辅道)道路工程及配套工程和乌海市海勃湾区城市棚户区安置区配套市政道路工程(明德小区外围道路)。
东环路(S217辅道)道路工程及配套工程位于省道217线海勃湾绕城段两侧和海达街延伸线,起点位于和平东街,止于海拉路,全长6.101千米。乌海市海勃湾区城市棚户区安置区配套市政道路工程(明德小区外围道路)总长约1.17千米,总投资700万元,具体包括:北公园路全长270米,道路宽度8米;东公园路全长311米,道路宽度8米;规划支路全长370米,道路宽度13米;辅路全长217米,道路宽度6米。
此外,海勃湾区还将实施乌海市海勃湾区2024年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和海勃湾区甘德尔街至凤凰小镇旅游路两项工程。
其中,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计划投资694万元,路基宽8.5米,路面宽7米,道路全长约7千米。其中,Z008线全长约2.615千米;新拉线至运煤专线全长约1.06千米;新西线至矿区全长约2.824千米;京海电厂至运煤专线全长0.5千米。
海勃湾区甘德尔街至凤凰小镇旅游路,设计道路长度1.3千米,路面宽度7米,采用三级公路标准建设,计划总投资350万元。
海南区住建局工作人员付子璐介绍,为了方便群众通行,海南区今年将对广场路、西卓子山街(广场路至海拉路)、巴彦乌素街(仁和路至海拉路)进行道路翻修及地下老旧管网改造工程。
海南区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包含C804二道坎—赛汗乌素段、C817河畔村—桃源村段、C651渡口村—迎河三队段、C667北东风村—巴音陶亥镇段、C654巴音陶亥镇—东方红村段(一分段、二分段)、Y004新渠—红墩村段等道路的修复养护。
除此之外,乌达区农村公路修复养护工程预计总投资716万元,修复养护C401乌兰淖尔镇—兰亭广场段、C425苏海图—电厂段、C426苏海图煤矿专用公路等5段农村公路,共计6.26千米,均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这些道路有的是乌兰淖尔镇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通道,有的是游客旅游观光道路,也有不少是乌达矿区企业北侧唯一的出口、矿区重要的观光路。”乌达区住建局工作人员李萌说。
一条条“断头路”建成通车,城市的道道脉络被激活,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因此提升,也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