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政宇
2024年10月29日
金秋时节,广纳集团绿色矿山建设项目区内的矿区复垦土地上,曾经满目疮痍的渣山如今已被植物所覆盖,秋风吹拂,各类植物生长良好,呈现出了一幅色彩缤纷的美丽秋景。
“过去,在这处矿山治理区域内分布着多处自燃积火点,自燃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严重污染着大气环境。而且煤矸石山上的煤矸石堆积高、坡度大,遇到刮风、下雨等天气,容易发生坍塌、滑坡和泥石流等。”乌海市泽汇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苗木事业部育苗专家常爱莲介绍说。
2020年8月,乌海市泽汇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以试验栽种乌海及周边地区野生乡土植物为目标,针对矿山修复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降水量少、治理难度大等问题,开始在项目区种植灌木与草本植物组合的耐旱性植物。项目区内的矿山植物群落已于2023年基本形成,种植的苗木经过两年的灌溉、养护,现已摆脱了人工养护管理,依靠自然降水就可正常生长,项目区苗木成活率可达90%以上。
作为矿山复绿的见证者与参与者,常爱莲深知矿山植被修复的不易。“在治理中,我们采用了鱼鳞坑种植的方式,将植物苗用可降解无纺布袋包裹,由坡顶向坡底种植在不同坡度与坡位的试验地,通过这种方法可有效避免因过度灌溉导致的地表径流及表土层破坏、水土流失。项目建设之初,工人们要先在煤矸石上覆盖30厘米至50厘米的种植土,再挖出50余行鱼鳞坑才开始种苗。山上的风大,人在斜坡上根本站不稳,30余名工人用了4天时间才完成种植。如今,能看到如此美丽的矿山景色,证明我们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这让我们成就感满满。”常爱莲如是说。
从机器轰鸣、尘土飞扬到修整复绿、秋景靓丽,广纳集团绿色矿山建设项目的“蝶变”只是我市绿色矿山建设的一个缩影。下一步,我市将坚持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与治理并重,矿山开采与生态修复同步进行,全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力争实现减污、扩绿、增效协同推进,持续擦亮美丽乌海绿色底色。 (赵政宇)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