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管钱一样管水 视水资源为“水资产”

——我市创新水预算管理体制机制

陈佳男

2024年10月30日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本报记者 陈佳男

实施水预算管理两年来,我市不断深化水资源“预算+计划+定额”管理模式,持续提高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高效利用水平,节水成效显著。今年上半年,我市万元GDP用水量仅为32立方米,提前三年实现万元GDP用水量低于47立方米的国家目标。

我市地处三大沙漠沙地交会处,水资源承载能力弱,资源性缺水问题严重。面对水资源严重短缺与工业用水需求量大的双重挑战,2022年我市在全国率先开展水预算管理探索,树立“像管钱一样管水”的理念,借鉴财政零基“预算”管理模式,对配置的水量细化分解、逐月调度、动态调整,推进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节约集约转变,不断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今年上半年,我市万元GDP、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为32立方米、23立方米,较2020年分别下降39%和18%。

“预算+计划+定额”的水预算管理模式,摒弃了传统的“基数+增长”预算模式,每年从零开始,结合用水定额,确立新的用水预算。预算执行中,用水单位可按实际需要申请预算追加或核减,真正做到“量入为出、留有余地”。在这一制度的保障下,企业不必顾虑下一年度的许可水量基数,本年度内用水更加精打细算、精准灵活,极大激发了企业加大节水技改投入的积极性。

卡博特恒业成高性能材料(内蒙古)有限公司位于乌海乌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前该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蒸气冷凝水都白白排放掉了。在我市实施水预算改革后,企业主动实施了设备更新改造项目,对蒸气冷凝水回收系统和真空泵循环系统进行节水型改造,收集蒸气冷凝水回收再利用,远远小于本年度的许可用水预算额度。

“通过生产设备的节水改造,降低了生产成本,结余下来的水指标还能通过水权交易平台转让给其他用水单位,为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今年,我公司还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节水型企业,按照政策可获得奖补资金50万元。节约用水为我们带来了效益,实实在在地激励我们继续深挖节水潜力。”卡博特恒业成高性能材料(内蒙古)有限公司经理王砚钊说。

面对煤化工行业高水耗问题,2012年,内蒙古黄河工贸集团千里山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投入2.1亿元,在西北地区民营企业中率先建设完成干熄焦及余能发电项目,避免了水熄焦造成的水资源浪费。近年来,在我市创新的水预算管理体制机制的保障和约束下,该企业又先后实施了焦炉烟气干法脱硫脱硝项目等节水改造项目。

“以2023年为例,企业本身的许可水量是189.4吨,实际用水量117.7吨,节水71.7吨。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持之以恒地抓好节水工作,通过更新改造、技术提升,进一步节能降排、降本增效,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内蒙古黄河工贸集团千里山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丁铁刚说。

创新的水预算管理机制为用水效率、效益“双提升”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本地水权交易更加顺畅频繁,结余水指标向“增值”流动,每一滴水发挥更大价值,进一步推动企业由“要我节水”向“我要节水”转变。

实施水预算管理两年以来,本地用水单位开展了53笔水权交易,交易量近3000万立方米;19家企业实施节水技改,节水量超过600万立方米。恒业成有机硅获评自治区级节水标杆企业,君正化工、东源科技等6家企业获评自治区级节水型企业,乌海乌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评为自治区级节水型园区。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人民政府批复实施的水预算管理试点实施方案,推进水权市场化、管理数字化、节水产业化,打造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高效利用的乌海模式。”市水务局水政和水资源管理科科长禹博说。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