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芳:学习行书要掌握三个技巧

李浩

2024年10月30日

本报记者 李浩

马玉芳,1944年出生于土默特左旗,1966年到我市定居。她自幼热爱书法,现为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内蒙古自治区老年书画协会会员、市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市书法家协会会员。近日,她和记者分享了自己学习书法的故事。

“逢年过节,父亲总会为村民写春联和请柬。父亲写得一手好字,让我非常羡慕。耳濡目染之下,我也爱上了书法,跟随父亲学习。他让我从汉字笔画学起,一直到写出整幅书法作品。”马玉芳说。

工作后,马玉芳没有放弃书法,一直坚持临帖练字,单位的标语基本都出自她的手笔。生活中,她积极阅读各类书籍,观看电视书画频道,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退休后,她报名参加了市老年大学书画班,跟随我市知名书法家系统性地学习书法理论知识和书法技法。“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讲解书法理论知识,指导我们创作,‘理论+实践’的教学方法,让我的书法创作水平提升很快。”她说。

马玉芳主攻行书,其他书体也有涉及。她介绍,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大约出现于东汉末年。纵观漫长的书史,篆书、隶书、楷书的发展都存在盛衰的变化,而行书则常盛不衰,始终是书法领域的显学。马玉芳认为,书写者学习行书,要妥善处理好字体的收放、疏密、轻重关系,也要掌握行书书写所需的三个技巧。

马玉芳表示,行书的书法特点要求书写者擅用欹正对比,在字体结构上要错落有致,笔画要减省。

行书具有流畅连贯、灵活多变的特点,这些特点的存在让行书作品具有姿态万千的美感,欹正对比让行书更具姿态。“纵观历史上的行书大家,无不精于欹正,单字内就能够突出欹正对比,这样就能够形成一种美感。”马玉芳说。

行书的字体结构上要错落有致。汉字讲究结构,在众多汉字中,常见的结构有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具有这些结构的汉字本身构成部分就有高低之分。“书写者在行书书写中惯用的手法是夸大,让所写汉字字形形成错落有致的感觉,增加一种流动的美感。比方说‘动’字,书写者使用行书书写时,要使‘动’字的左边部分高一些,右边的部分低一些,同时要将撇画拉长一些,形成夸张之势,这样就使‘动’字有了高低错落之感,这个字就会很有味道。”马玉芳说。

在行书书写过程中,连带是少不了的,这要求书写者在汉字笔画上要懂得减省,行书书写中通常采用的方法就是使用一些近似于草书的符号进行省略。书写者在书写过程中对笔画进行适当减省,可让作品显得干净利落。

马玉芳表示,学习书法最大的动力还是热爱,热爱可抵岁月漫长。马玉芳幼年学习书法,一直坚持临帖创作,从未间断。她的房间内挂满了书法作品,桌上也堆满了自己创作的书法作品。现在的她虽已年过八旬,每天依然临帖习字。“每天临帖时,我全身心地沉浸其中,暂时忘却了其他事情。我的晚年生活有书法陪伴,感到特别知足。如果对书法抱有热爱,书法绝对会给予很好的回报。”马玉芳说。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