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建慧
2024年10月31日
本报记者 韩建慧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关于秋天,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幅绝美的画卷。这幅画卷上也许有麦浪翻滚,麦穗低垂;也许有漫山红遍,层林尽染;也许有秋水澄澈,长天白云;也许还有硕果累累,压弯枝头……
乌海的秋天也很美,既有风景宜人,又有瓜果飘香,于是,乌海人的秋日生活也丰富多彩,大家摘秋果、储秋菜、捡秋叶、拍秋景,乐享秋日美好时光。
品尝秋天 蔬菜鲜美,瓜果香甜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乌海也不例外。10月27日是星期日,一大早,家住海勃湾区景泰名苑小区的徐珍就呼朋唤友向农区出发,她要趁着休息日采购一些新鲜的瓜果蔬菜回家。
徐珍说,每年秋天,她都会到千里山镇的几个农家小院“打卡”,地里新下来的蔬菜鲜嫩多汁,价格比早市上还便宜,趁着假日到农区转一转,总能满载而归。
跟徐珍有同样想法的还有市民乔艳。乔艳到千里山镇团结新村主要是为了采购一些农家自种的黄瓜。作为一名腌菜高手,乔艳每年秋天都要腌上一百公斤酸黄瓜才够亲朋好友们分,采购黄瓜就成了重要任务。
“市场上的黄瓜价格和农户地里现摘的其实差不多,但总觉得农户家里的吃着更放心。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我想携家带口到农区转一转,散散心……你别不信,秋天的农区可美了,空气中都洋溢着丰收的味道。”徐珍笑着说。
丰收的味道是什么味道?同样到采摘园里亲手采摘葡萄的孙熙说,大约就是瓜果飘香的味道。从葡萄上市之初到采摘基本结束,孙熙每两周就要到葡萄园跑一趟,早熟的、晚熟的都要尝个遍。今年,孙熙常常光顾的种植户家增加了品种,种植园里,除了葡萄,香梨和吊瓜正逢收获,这让孙熙喜不自禁,几乎每个周末都要携家带口前来采摘购买新鲜的水果。
采摘水果还不算,附近农家最后一茬玉米也要收了,她又钻进地里跟着掰玉米。种植户说今年雨水多,玉米的甜度并不好,孙熙也不在意。在她看来,玉米甜不甜是其次,亲手掰的过程才最重要,这是她独享的“过秋天”的方式。
像孙熙、徐珍这样喜欢在秋日逛农区的市民还真不少。秋来万物丰收,喜欢亲近土地和自然的人们当然不肯放过任何一个亲自采摘和品尝的机会。闲来无事就到农区去转转,买点水果,摘点鲜菜,新麦碾的面粉也多买两袋,这样的秋日时光真是优哉游哉。
收藏秋天
户外寻宝,把秋天“捡”回家
“00后”女孩张雪妮说,这个秋天,她的业余生活真是太丰富了,只要有闲暇,就会呼朋唤友到植物园、公园里“捡”秋天。
秋天怎么还能“捡”?张雪妮说,这可是当下很潮流的休闲方式。当代年轻人热衷于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生活日常,“捡秋”就是其中一种。
张雪妮和她的朋友乐于捡拾各种漂亮的叶子和花瓣,还有那些知名或不知名的植物果实。他们把这些东西做成手工制品,比如用树叶制作书签,用花瓣和果实拼贴插画,然后再分享到网络社交平台上,玩得不亦乐乎。
无独有偶,“70后”的刘静也喜欢这样“收藏”秋天。每年此时,她都会趁着闲暇到户外去转一转。捡到的秋叶色彩斑斓,收集的香蒲造型可爱,她把它们制成干花,摆在家里的窗台上,每次看到,心情都会好上几分。
今年秋季我市雨水多,也让各种蘑菇冒了头。这也让不少捡菌爱好者喜出望外,沉迷捡菌不能自拔,舍不得这份独属于秋天的馈赠。
周涟是远嫁到乌海的“川妹子”,从小在大山里捡菌长大的她有种特殊的能力,只要打眼一瞧就知道这片林子里会有什么样的蘑菇生长。几场秋雨过后,周涟天天都提着小篮当“采蘑菇的小姑娘”,在野地里找蘑菇,鸡腿菇、松蘑、黄花蘑、小平菇……每次出门必定有收获。
“我嫁到乌海快10年了,还是第一次看到乌海有这么多种蘑菇,说给你们当地人听,大家都不信,说‘我们沙漠边缘的城市怎么可能长得出蘑菇来’。”周涟笑着说,“这也说明乌海的生态环境真是一年比一年好,以前不长蘑菇是因为雨水少,今年雨水一多,不就出来了嘛。”
当然,周涟也提醒像她一样喜欢“捡秋”的朋友注意,蘑菇虽好,但不认识的千万不能摘来吃。“我从小捡菌长大,认识的种类多,吃过的蘑菇也多,如果不认识,千万不要采来吃,有些野生菌有毒素,贸然食用很危险。”周涟说。
捡秋叶、拾蘑菇,大自然的馈赠让秋天变得如此有趣。对于热衷于“收集”秋天的人们来说,“捡秋”的过程何尝不是放松身心、自我疗愈的过程。秋色静美,秋景迷人,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亲近自然的乐趣。
定格秋天
咔嚓一声,“瞬间”就成“永恒”
秋天一到,摄影爱好者就活跃起来了。
前几天,红嘴鸥再度造访乌海湖的消息一出,78岁的杨兴华立刻背起相机,马不停蹄从陕西榆林老家返回乌海,他要完成自己“三年摄千鸥”的大计划。
杨兴华已经连续三年拍摄乌海湖畔的候鸟。起先他想的是要拍1000张不同姿态的鸥鸟,拍了几次后,他发现想要达成这个目标太容易了,于是给自己加了码,拍摄1000张不同种类的候鸟图片。
这样的想法显然有点难。很多候鸟品种杨兴华都不认识,于是他索性每逢候鸟归来都蹲在乌海湖畔拍,然后选取高清、美丽的图片上网去对比,一旦发现了新的品种就兴奋不已。
杨兴华说,自己已经拍了20多种鸟类了,红嘴鸥、绿头鸭、鸬鹚、白琵鹭、鸿雁等都被他一一收录进相机中。“具体能拍到多少种,其实我也不强求,我就是喜欢候鸟自由翱翔的样子,它们让我在有生之年看到了一个生态乌海。”杨兴华说。
与杨兴华不同,白鹏摄影的范围显然要广了许多,他喜欢拍摄秋天的一切风物。铺满落叶的街路、残荷伶仃的湖面、落上秋雨的葡萄叶、农家小院堆砌得整整齐齐的玉米垛……都是他拍摄的“主角”。
白鹏说,他最喜欢的季节就是秋天,因为秋天实在太美了。每年白露一过,他就会和几位同样爱好摄影的朋友一起相约出游。他们或爬山,或游园,或逛街,随时都能掏出相机“咔嚓”一下,于是那些瞬间的美好就被定格成了永恒。
“我的相机里有几千张秋天的照片,长天白云、碧水寒潭、火红枫叶,拍摄秋天的过程,就是放松身心、享受秋日的过程。”白鹏说。
同白鹏一样,市民宋诗也喜欢在秋日里到处去拍风景。在热爱生活的人眼中,秋日的风景每年都不一样。宋诗最喜欢去的地方是龙游湾国家湿地公园,她能说得上来这里不同节气可以看到的不一样的风景。“白露过后,湿地公园里的雾气就不那么浓了,遇到天气晴好的时候,远远的甘德尔山会显得非常明净,是一种湛蓝色的美,棱角分明。寒露之后芦苇就会开花,香蒲就会结棒,红柳会生出一种浓翠的颜色,这种变化,必须要很精心才能发现。”她说。
当然,发现这种美好的过程,也是宋诗自我减压的过程。作为一名自媒体从业者,宋诗常常觉得“压力山大”,行业太卷,可一旦融入自然,她又觉得秋风一起,万物可喜,可拍的素材真是太多了。
乐享秋天
登高、钓鱼,写生,美好常在生活中
除了尝秋、捡秋和拍秋,乌海人还能如何乐享秋日时光?市民苗婕说,登高必须榜上有名。
苗婕觉得,秋天是乌海一年四季中最适合爬山的季节。“春天风沙大,夏天太热,冬天太冷,只有秋天气温宜人,在山上,还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苗婕说。
苗婕最爱爬的山就是甘德尔山,沿着盘山路一直走,偶尔能看到岩羊在峭壁上穿梭,山间有不知名的植物火红如枫,她每次看到了都会惊叹一番。
“爬到山顶往下看,黄河与立交桥交会在一起,就像一把巨大的钥匙,这种感觉很奇妙,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又能一览众山小,觉得心情都开阔了许多。”苗婕说。
除了爬山,钓鱼也是人们乐享秋日时光的一种方式。市民金川每逢节假日都会向妻子“请会儿假”,到湖边钓钓鱼,释放压力。
金川笑称,钓鱼的过程,就是男人“自我修复”的过程。坐在河边钓鱼的时候,他能完整欣赏一次黄河落日,看天色从金红到墨黑,秋风起,河水拍岸,那一刻,生活中的种种压力似乎都会随风散去。
喜欢在秋日钓鱼的还有付志鹏。付志鹏说自己平时是个内向的人,秋天一到,免不了会生出秋思,觉得“每逢秋日悲寂寥”,直到接触到钓鱼,他才发现,钓竿一甩天地空,没什么比钓鱼更能调养情志了。
付志鹏最喜欢在秋阳高照的时候坐在湖边。秋天的天空高远,映衬着湖水看起来也更清澈透明,秋风将树叶扫落湖面,不知名的水鸟在水面上悠游,都能让他感到身心极度放松。
不喜欢钓鱼,又不爱运动,“95后”丁思彤说,秋日写生也不错。丁思彤开了一家美术培训班,来学习的大多是孩子,但偶尔也有成人。
于是,在很多个秋日,丁思彤都会带着她的学生们到野外去写生。“曾经有一位成人学生画了一幅夕阳下的水面,她把画作立起来,身边好几个孩子立刻大声喊‘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感受到了那种所谓灵魂被冲击的震颤,大自然的美感染了我们现场所有人。”她说。
是的,秋天真是最美的季节。晴空高远,山野辽阔,丹枫尽染,仿佛打翻了大自然的“调色盘”。这样美好的秋日,有什么理由不去乐享其中呢?甩掉烦恼,放下琐事,和身边这些热爱生活的乌海人一起,尽情享受秋日的美好时光吧。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