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建慧
2024年10月31日
本报记者 韩建慧
很多家长在培养孩子阅读习惯时都有这样的疑问:如何给孩子挑选合适的图书?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如何引导他们自主阅读?读书笔记怎么做才能事半功倍?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多位有经验的家长和老师,听他们说一说如何让孩子阅读变“悦读”。
选书时可以注意这些方面
如何给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选书,家有16岁女儿的高曼婷很有经验。高曼婷的女儿小薇从4岁开始就在妈妈和姥爷的培养下自主阅读,10余年的时间读了许多中外经典名著,阅读经验非常丰富。
高曼婷介绍,起先给小薇挑书时,她最重视的是这本图书是否由正规出版社出版。她认为,正规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无论是内容还是装帧,问题都比较少,不会发生油墨不安全或者内容错误较多等情况。高曼婷还记得自己第一次买盗版书的经历:“是一本青少版的《格列夫游记》,原本以为只是纸张用料比较差,有较大的味道,谁料装帧也是错漏百出,有的位置缺页少了内容,有的位置又多页重复了好几大段,偏偏页码标注还是正确的,给孩子自主阅读造成了很大的干扰。”她说。
除此之外,高曼婷更为重视的是孩子阅读是否“营养均衡”。“可以给孩子选择不同类别的图书,文学类、科普类、艺术类、历史类都应有所涉及,避免孩子阅读内容单一。”她说。
读书达人孟伟则建议,选书一定要适合孩子的年龄。低年龄段的孩子可以读一些“桥梁书”,来进行阅读过渡。
孟伟介绍,所谓“桥梁书”,就是从图画书过渡到文字书的衔接童书。“比绘本文字多,比文字书又多加了一些插图。对于正在养成自主阅读习惯的孩子来说,虽然识字量已经能够支撑他们自主阅读,但专注力又不足,很容易反感读大段的文字,所以读这种‘桥梁书’就很有必要。”孟伟说。
孟伟还建议,中高年龄段的孩子可以侧重读散文、诗歌、寓言童话故事来形成自己的语言体系,这对孩子们写作文大有益处。
培养自主阅读习惯可以这样做
有11年幼师从业经验的梁姝瑜说,想要让贪玩的孩子主动走进阅读的世界,家长必须学会给孩子搭建桥梁。“首先要让孩子觉得,书籍是很好的礼物,阅读是很快乐的事情。”梁姝瑜说。
梁姝瑜的办法是给孩子创造“仪式感”。“孩子上了幼儿园,我送他们一本图书,从幼儿园毕业,我也会送一本。在这期间,每当孩子学会一项技能或者需要给予表扬,我都会悄悄提前联系家长,用图书进行奖励。这就像是小红花一样,会让孩子觉得书是好东西,是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奖励,这对于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肯定有所帮助。”她说。
梁姝瑜也给亲子共读提了一些建议。她觉得,为了尽快培养孩子自主阅读习惯,家长助读周期不能太长,以免让孩子产生依赖性。“很多父母都会给孩子讲睡前故事,但阅读部分完全由父母代劳,时间一久就会发现效果不佳,不是孩子总爱打岔,就是孩子不感兴趣。其实完全可以只开一个头,然后让孩子读给家长听,慢慢地,孩子就能自主阅读了。”梁姝瑜说。
鼓励孩子多做阅读笔记
读书笔记的确是可以帮助孩子将浅读变深读的办法。读书达人刘斌说,如果说阅读是“一把拉开的弓”,写作就是“一支射出的箭”。当孩子已经到了一定年龄、具备阅读经验时,一定要尝试边读边做笔记。
“阅读笔记分三种,摘录式、归纳概括式和读后感。我认为,不同阶段,读书笔记的类型也可以不同。”刘斌说,“低年级的孩子可以先学习在书上圈点勾画,摘录好词好句,到了高年级就可以培养他们归纳概括的能力,偶尔也可以培养孩子写读后感,也许不需要成文,口述也是一样的,只要读有所悟就行了。”刘斌说。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刘斌一向觉得,记笔记就是读者与作者对话的过程。“摘抄好词好句,是理解作者思维的一种方式,归纳总结书中的意思,则是跟作者促膝长谈的过程,等到可以写读后感时,作者的思想精华就完全为你所用,这样的阅读显然更有意义。”刘斌说。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