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工作坊:

“头雁”领航“群雁”飞

段维娜

2024年12月02日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本报记者 段维娜

“干好社区工作,我认为应该培养有爱心有耐心有信心的‘挖井人’心态……”

“其实,我是一个不善于表达的人,自从来到社区,我就想多跟居民唠唠嗑,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帮助解决他们的烦恼,向着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迈步……”

11月26日,乌达区举办第七次书记工作坊集体活动,旨在通过互学互鉴、互促互进的方式,不断为基层党组织书记赋能增力。本次活动共有三个环节。在第一个环节“书记我来说”中,3位社区党委书记结合自身实践经历分享经验、畅谈想法,以如何做好社区工作为切入点,总结社区党委书记要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在工作中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创优争先,用真情为民服务,做老百姓的贴心人。

在第二个环节“基层治理大家谈”中,3位社区代表就“精网微格”的开展情况及楼栋长等群体的选、育、管、用,创新性地以视频方式“交作业”为大家直观地播放展示,让各社区可以从中汲取经验,在工作中因地制宜、学以致用。

在第三个环节“书记讲给书记听”中,“客座书记”李红梅以“探讨如何以宣传引导为载体,拉近社区与群众的距离”为题进行授课,从问题延伸、探究原因、解决途径等方面以问题为导向,反观存在问题的症结,分析应对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途径,给各位社区党委书记提供宣传方面的解题思路,让他们认识到社区既是实干的阵地也是宣传的源泉。“在书记工作坊这个平台,大家可以相互交流借鉴,更好地学习各社区的优秀工作方法,为我们开展基层工作提供新思路。”乌达区新达街道新达佳苑社区党委书记宋丹丹说。

据了解,今年以来,乌达区委社会工作部聚焦本领强化,着力提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头雁”的领航能力,探索成立书记工作坊。通过教理论、传经验、出点子、授技能,持续推进基层治理,探索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和治理方法。

每期书记工作坊活动会通过客座书记和特邀书记带头分析、交流经验,学员们结合实例提出见解,形成可行性解决方案,寻找社区善治新路径,并围绕“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建设”“无物业小区治理难”等基层治理中的典型问题展开分组讨论,增进学员对社区治理创新的理解,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破解基层治理中的堵点难点问题。

同时,坚持内外兼修,一方面,邀请客座书记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方面进行6次拓展授课,拓宽学员书记社区治理的思路,学员书记代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线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为主题进行交流分享。另一方面,结合实际邀请律师事务所的专业律师为大家开展法律宣讲,进一步引导大家正确运用法律知识化解工作中的矛盾纠纷,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推动基层做精治理、做优服务。同时,书记工作坊开展“微演说”18次,各学员代表结合自身实践经历分享经验,畅谈想法,以如何做好社区工作为切入点,发现良好的沟通、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是打动居民的金钥匙,总结出社区书记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以身作则、创优争先、真情为民服务,努力发挥好“头雁”引领作用,持续提升干部干事创业能力,激发社区治理活力。

为着力解决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基层工作经验欠缺、破难解困能力不足、群众工作经验不够等问题,促进村(社区)之间工作全面、均衡、融合发展,乌达区委社会工作部特意邀请7位客座书记、6名优秀村(社区)书记组成结对帮带关系13对。截至目前,帮带书记已开展线上指导30余次,线下指导15次,把讲授工作方法的课堂设在基层一线、工作现场,将交流工作心得的会场设在微信中、电话里,切实为社会治理聚力赋能。

“不知不觉书记工作坊已走过七期,书记工作坊充分发挥了集培育交流、品牌引领、示范培训、案例解析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服务阵地的作用,形成‘以老带新、薪火相传、共促共进’的良性循环。下一步,书记工作坊将持续为基层党组织‘把脉开方’,为基层党组织书记‘充电蓄能’,确保帮出真本领,带出好苗子。”乌达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陈秋霞说。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