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坎街道:

南城义警显效能 共治共享守安宁

陈洋

2024年12月02日

■打造平安乌海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本报记者 陈洋

治安巡逻、纠纷化解、反诈宣传……近日,在三道坎街道,一群“红马甲”穿梭在大街小巷,为居民服务,他们便是南城义警。

三道坎街道辖区流动人口多、人员结构复杂、排查难度大、矛盾纠纷易发。为推进“平安乌达”创建工作,使辖区向社会治理现代化迈进,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群防群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2023年12月,三道坎街道党工委因地制宜组建南城义警队。

巡逻防控

做群众的“守护人”

南城义警来自群众、服务群众。结合日常工作任务需要和社区实际,将社区“两委”、网格员和党员中心户分别编入义警小组,由社区支部书记担任组长,负责协调联络工作,各社区民警为直接负责人,指导义警队伍开展具体工作。义警队员们与民警精心研究制定巡逻方案,对巡逻人员定岗、定责,采用徒步巡逻为主,车巡、步巡相结合的方式加强辖区治安巡逻防控,最大限度提升辖区的见警率,增强震慑力和控制力,为辖区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截至目前,南城义警队共有30余名义警,开展辖区流动人口大走访3次,及时掌握流动人口信息423户997人;开展巡河、巡林、巡铁路等巡查50余次;开展安全隐患、食品安全排查20余次,并全部完成整治,切实守护一方安全。

居民康润枝说:“义警服务态度特别好,我们反映的问题都能很好地解决。”

化解矛盾纠纷

做群众的“贴心人”

调解矛盾纠纷是南城义警队的一项重要工作。辖区两位居民因羊群踩踏葡萄园产生纠纷,双方各执一词,向派出所报案。社区工作人员、南城义警队队员将双方请到一起,围绕矛盾焦点,讲清法理、讲明事理、讲通情理,双方放下芥蒂,达成友好协商,成功化解纠纷。

让义警参与基层治理,并非仅仅是分担社区日常警务工作,更是发动群防群治力量,筑牢社区安全防线。街道党工委联动司法所、信访代办员、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发掘、培养协调能力强、人际关系广的人员作为矛盾纠纷调解的义警,让“身边人”调解“身边事”,构建“义警队+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四调联动模式,成立“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工作格局。同时充分发挥义警队伍的“前哨”作用,用好“幸福里”综合服务站、法治小广场和红色业委会等平台,广泛收集社情民意,掌握各类线索信息、社情动态和治安突出问题,常态化收集上报群众期盼和诉求,当好群众“信息收集员”,进一步提高居民自治水平。

截至目前,南城义警队共收集各类民情41条,处理41条,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5件,做到拓宽民意反馈渠道,实现精准服务群众。

普法宣传

做群众守法“带头人”

“大爷大妈,手机收到陌生链接千万不要点,也不能给陌生人转账,有啥问题打110”“这是法律援助的宣传单页,如果有问题,可以去街道司法所寻求法律援助”……11月29日,南城义警队队员和社区民警一边向居民讲解,一边把反诈和法治宣传手册递到他们手中。

南城义警队队员联合派出所民警、社区工作者、在职党员经常开展安全法治宣传。线下在日常入户走访、安全巡逻时与邻居们拉家常,进行面对面讲解;线上通过微信居民群转发各类普法、反诈、反邪教等方面的文章。通过“线上+线下”的宣传方式,进一步增强辖区居民的安全意识和反诈意识,扎牢防范“篱笆墙”,守好群众“钱袋子”和“生命线”。

三道坎街道党工委书记康诺表示:“我们将继续主动作为,秉承精准服务群众的宗旨,坚持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治理体系的再深化、再创新,全力打造新时代平安建设群防群治特色品牌,用实际行动谱写平安乌达新篇章。”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