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发展 在“知”与“行”中并进

张丽阳

2024年12月02日

■短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在当代中国,文化的传承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了解文化,才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扎根于960多万平方公里的深厚沃土,中华文明处处都有可采撷的明珠。乌海城市虽小,却处处能找到浓厚的非遗文化气息:三才翻子拳、燕青拳、乌海二人台、传统拓艺、程派八卦掌、黄河泥塑等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全人类的精神宝库在当下发扬光大,并以更容易被现代人接受的方式打开,是极具现实性的议题。

三才翻子拳这一传统武术已传承百年,清末民初,天津南开大学武术教师吴彩云先生所创,由张建国带来乌海,在乌海收徒三人刘东贵、赵海滨、张蒙军,一点点传承下去,目前共有50余人正式拜师学艺。其中大部分人都是通过舞台表演知道,进而了解到,正式拜师传承这一传统武术。

传承人因热爱而发光,赵海滨成立慧文精武堂传承三才翻子拳,先后在乌海市实验小学和乌海市聚英慧文学校设立武术课,传播传统武艺;张建国和张蒙军出版书籍《三才翻子拳法》《三才翻子拳法与传承》,其中详细说明了这一文化的由来,并且详细画出了该拳法的招式供大家学习;刘东贵和纪中梁联合打造了乌达传习所,提供了教学用具和场地让传承人习练……传承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逐渐壮大三才翻子拳的传承力量。

在一次次表演活动中,传承人引导青年从内心深处强烈认同民族文化承载的价值理念,把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开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增强青年坚定文化自信的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自豪。

文化传承发展,在“知”与“行”中并进。中华文化从来不缺少深厚的文化家底,它只是迫切需要更多人积极参与,激活文化传承“一池春水”,继而去打动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大家的行动是有效的,中华文明的历史得以呈现和发掘,同时也展现了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局面。

(张丽阳)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