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 新能源汽车惠及万家

赵荣

2024年12月03日

充电站满足群众所需。

新能源汽车充电车位被占。

市民为爱车充电。

本报记者 赵荣 文/图

近年来,伴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推进,新能源汽车进入快速发展期。新能源汽车的热潮已席卷全国,各大厂商纷纷推出新款车型,从小巧灵动的轿车到宽敞舒适的SUV,无不吸引着消费者的眼球。今年,国家汽车以旧换新、置换更新等政策的落地,让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呈爆发式增长态势。

我市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如何?推广情况怎样?与新能源汽车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如何?

政策扶持 新能源汽车备受青睐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体系及配套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强劲。工信部数据显示,今年1—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832万辆,同比增长32.5%,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38.6%,比去年同期提升8.8个百分点。

市公安局交管支队车辆管理所数据显示,2021年1月以前,我市落户的新能源私家车仅200余辆,截至2024年10月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1万辆。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的背后,是“免征车辆购置税”“报废更新+地方补贴”“置换更新+地方补贴”等各项国家和地方政策的不断支持和落实。

2017年,市民张晔将自己的油车换成了油电混动的新能源汽车,当时国家补贴了2万多元不说,还免购置税等费用。张晔介绍,随车配置了两个充电设备,一个是安装在自家车位的充电桩,另一个则是三相电源充电器。自家充电桩4个多小时即可完成充电,充电器则以备不时之需。“这车买得不亏,充一次电只需16元,能开一个星期。如果跑长途,车辆则开启油电混动模式,充电完成后使用电能,电量报警后再使用燃油,同样的路程可比燃油车辆节省一半以上的费用。”他说,通常一次性交1000元的电费,给车充电能用十五六个月,非常划算。他表示,爱车开了7年多,至今感觉非常好。

可享受“免征车辆购置税”红利,今年又赶上“报废更新+地方补贴”。王女士家十几年前购买的现代牌轿车近些年故障频发,大小维修不计其数,早就想要换掉,可旧车卖不上价,便一直凑合着开。有了好政策,旧车相当于高价卖出,她果断入手了一辆新能源汽车。“新车从性能、功能都远超旧车,环保、节能,更节省了家庭的日常支出。除此之外,新车6年免检,和之前旧车一年一检比较,省钱又省时。”王女士高兴地说。

今年,市商务局等多部门为做好政策衔接,对照《内蒙古自治区汽车以旧换新实施细则》,及时调整原有方案,新增置换更新相关内容。同时组织开展“约惠乌海 畅享生活”购车补贴活动,加大补贴力度,以“报废更新+地方补贴”与“置换更新+地方补贴”的方式双重惠民,放大以旧换新政策效果,让更多有换车意向的市民享受到这一红利。

在以旧换新政策的加持下,我市各大4S店汽车销售火爆,显眼位置均张贴着汽车“以旧换新”的宣传海报。在比亚迪汽车4S店里,看车的市民接踵而至,咨询车辆性能、价格、政府优惠政策的同时,不少人选择试驾。采访中,有不少市民表示,随着时代进步,智能、时尚的新款汽车成为不少人想要追逐的潮流,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汽车消费是一项大的家庭开支,要不是好政策的支持,购买新车的计划肯定要搁浅。

建设给力

充电桩建设满足所需

2021年,我市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公共充电站有7个,仅能同时满足121辆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记者从市公交集团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三区的重点区域已建设54座充电站,共计424把充电枪,涵盖快充与慢充,切实满足了市民多样化的充电需求。充电站(桩)的建设力度不断刷新着重点项目建设“乌海速度”。

12月1日,记者在302公交枢纽充电站看到,宽敞的大院被一分为二,东侧停放着正在充电的出租车,西侧两排充电桩一溜儿排开,前来充电的新能源汽车络绎不绝。院子一侧的“新能源驿站”可供车主取暖、休息。“这里宽敞、安静,环境也好,车辆充电期间可以到新天地市场买点儿日常所需,到万达广场逛会儿,一个多小时的充电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充电完成准备离开的市民郝虎指着车内的大包小包说。

据了解,2022年我市建设了包括乌海市人民政府、海勃湾公共充电站等10个充电站;2023年建成了包括蓝天花园充电站、三金花园充电站、花鸟市场充电站等23个充电站。今年,我市继续加大充电站建设的投入力度,新建、扩建充电站21处,如云泉小区、站南东小区、依林佳苑E区、市自然资源局、康桥医院东侧、黄河市场、拉僧仲街道办事处,并扩建海勃湾区政府充电站、乌达区政府充电站,方便更多有需求的市民充电。

“我家新能源车是今年新购买的,熟悉的充电站也就两三个,这个不行就到下一个去。有时甚至在回婆家时到乌达区政府的充电站充电。有时找来找去也挺麻烦,有朋友说我家附近就有,可愣是没找见。”市民徐丽说。

“充电完全不需要驾车去找。”乌海市公交汽车租赁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新能源部部长陈宝龙说罢拿出手机给记者演示起来,打开微信搜索“狮城充电”,经过注册点击“我的”,然后点击附近充电站即可查看充电站名称、距离、快充和慢充数量、是否有闲置,如果找不到地方,还可以点击导航前往。如果不愿意使用小程序,还可以下载“特来电”App进行操作。收费为市发改委定价,标准是电费+0.5元的服务费,平均每度电约1元。

陈宝龙介绍,公司高度重视充电桩的安全与稳定运行,每周都会对充电站进行全面运维检查。日常巡检中,工作人员会重点关注充电桩故障和安全消防设施等方面。对于充电桩故障检查,他们会仔细查看充电桩显示屏是否正常显示,有无故障代码出现。一旦发现故障代码,立即记录并进行深入排查。同时,认真检查充电接口,确保其没有松动、损坏或被异物堵塞,保证充电接口的清洁和良好接触,为充电的安全和高效奠定基础。还会测试充电桩的充电功能,使用标准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测试,检查充电速度、充电电量等是否符合标准。此外,密切关注充电桩的通信功能,确保其能够与后台管理系统进行正常的数据通信,以便及时上传充电数据和故障信息。“除故障检查、消防检查外,我们还会检查充电站的电气设备是否存在漏电、短路等安全隐患,确保充电站的电气设备安全可靠。”陈宝龙表示,每周的运维检查后,工作人员定期对充电桩进行包括清洁充电桩外壳、检查充电桩内部电路等全面的维护保养,建立了充电桩的运行档案,记录充电桩的运行情况、维护记录和故障处理等情况,以便于对充电桩的运行状态进行分析和评估。

驾车充电

这些充电误区要当心

在新能源汽车日益普及的今天,正确的充电习惯对于保持车辆性能和延长电池寿命至关重要。然而,许多车主在充电时仍存在一些误区,比如“经常低电量充电”,这种做法可能会对电池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陈宝龙表示,过度放电后再充电、不了解充电枪适配性、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立即充电、充电时同时使用车内大功率电器、误解充电功率显示等都是非常常见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误区。

“部分市民会等到新能源汽车电量几乎耗尽才去充电。”他称,实际上,过度放电会对电池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就像手机电池一样,过度放电会使电池的活性物质结构遭到破坏。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过度放电可能会使电池容量下降,降低电池的性能,而且还可能影响电池的续航里程估算准确性。当电池电量降至20%—30%时,就应该考虑充电。这不仅可以避免电池过度放电,还能维持电池的健康状态。同时,避免频繁将电池充满也是保护电池的有效方法。

实际生活中,不是所有的充电枪都能适配所有的新能源汽车。有些市民可能没有仔细查看车辆的充电接口标准和充电桩的接口类型就进行充电,可能导致充电效率低下,甚至无法正常充电。“有的车辆是快充接口,却误接入慢充充电桩,或者没有注意不同品牌充电桩之间的兼容性。提醒广大车主,在充电前一定要仔细检查,找到适配的充电方式。”乌海市公交汽车租赁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新能源部运维人员蔚峰说。

炎热的夏季或者寒冷的冬季,部分市民在车辆长时间处于极端温度环境后,没有等待车辆电池温度恢复正常就直接充电,这也是不对的。高温环境下,电池温度过高,此时充电可能会进一步增加电池的热负荷,引发热失控等安全风险。而在低温环境下,电池的活性会降低,充电效率也会大打折扣,可能会影响电池的健康状态。但在北方,这种情况是无法避免的。

此外,最重要的是,一些市民在给车辆充电的同时,使用车内的大功率电器,如空调等。“这会增加电池的负载,使充电时间延长,并且可能会影响充电桩的功率分配,导致充电不稳定,甚至可能对车辆的电气系统造成损害。”蔚峰说,还有就是有人误解充电桩上的充电功率显示。充电桩上显示的充电功率会受到车辆电池状态、充电桩自身性能、电网电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市民可能会误解充电功率的含义,例如认为只要连接了快充充电桩,就一定会以最大功率充电。可实际上,如果车辆电池电量已经较高或者电池温度异常等情况,充电功率会自动降低,这是正常的保护机制,有市民会误以为充电桩出现故障。遇到这种情况,须待电池温度恢复正常再进行充电。

提高素质

摒弃充电不文明行为

走访中记者看到,燃油车占用充电车位、部分新能源车充电后不离开、充电车位及周边卫生情况较差等情况并不少见。

在海勃湾区白云庭苑小区7号楼前,5个充电桩位有3辆车正在充电,有趣的是这3辆车仅有1辆停在充电车位上充电,另外两辆则停在后方的空地上进行充电,其余充电车位均被燃油车占据着。“小区停车位紧张,不少油车见充电车位空着便将车停在了这里,短时停放还好,可要是长时间停放,甚至过夜停放,那我们下班回来想要充电,只得见缝插针,拉着充电枪勉强才能充上电。有一次我的汽车急需充电,无奈拨通了一位占用车位的油车车主的电话,最后对方极不情愿地下楼挪了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住户表示,看着微信小程序“狮城充电”显示有空余的充电枪,可枪空车位不空,来充电得白跑,他的朋友宁愿到更大的公共停车场去充电,因为到那里充电的市民基本上是充完电就离开。

在海勃湾区政府后院充电站充电的任先生告诉记者,他平时在上班前就可以把车开到后院进行充电,快充、慢充随意选择,可当区政府礼堂有活动时,这里充电桩车位前清一色停着油车,很多想要充电的新能源汽车白跑一趟,看着近在咫尺的充电桩却无法给爱车充电,而这给急需充电的新能源汽车车主带来极大不便。

在实际充电过程中,市民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李晓敏告诉记者,刚买车那段时间,她经常到海勃湾区工行南小区进行充电,可近些天,小区不允许外来车辆进入,她自然地被拒之门外。“今年选购新能源车就是因为我市新建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比较多,上班需要每天往返乌达、海勃湾之间,夏天2天充一次,到了冬天得一天一次,且充电只能在下班后进行。我居住在海勃湾区阳光景园小区,周边没有充电站,最近的工行南小区需要2公里左右。自从不能充电,只能到302公交枢纽充电站去充电,来回得1小时40分钟的时间。”李晓敏认为,既然小区建设有公共充电站,那就不仅仅是方便小区居民使用,更要照顾周边群众,甚至是途经乌海、到乌海旅游的其他有需求的车主。

陈宝龙提醒广大市民:在使用充电设施时切勿太过用力插拔充电枪,这极易导致充电枪接口损坏;充电过程中不要碰撞充电桩,这也容易导致内部线路松动的情况发生。充电设施的损坏不仅会影响广大车主后续充电体验,还会增加企业维修成本。

除此之外,希望广大市民在等待充电时产生的垃圾,如食品包装袋、纸巾等扔到垃圾箱,切勿随意丢弃在充电区域,否则会影响充电区域的环境卫生,也会对充电设施的正常运行造成潜在威胁,如垃圾进入充电桩内部,容易发生短路等问题。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