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体检 贴心帮扶 规范提升

我市助推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

刘春霞

2024年12月04日

■优化营商环境进行时

本报讯 (记者刘春霞)近年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强化沙漠葡萄酒产品培育和发展为导向,以发挥“乌海葡萄”地理标志赋能企业特色优势为主线,采取一系列创新性监管与服务举措,促进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

只有保障葡萄酒产业的健康发展,才能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为此,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创新性实施“体检式监管”模式。实施全链条监管,定期对葡萄酒生产企业进行全面检查,从原料采购、酿造工艺、产品质量到广告宣传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监管,确保葡萄酒生产环节的规范管理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强化风险管控,指导企业结合生产实际,建立科学、全面的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强化关键控制点风险防控,及时发现并有效堵塞食品安全漏洞,提升消费者对乌海葡萄酒的信任度。通过这种模式,不仅有效防范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还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并整改问题,提升产品竞争力。

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服务型执法”理念,积极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积极组织葡萄酒生产企业参加各类培训和座谈会,帮助企业提升品牌运营和保护能力,建立葡萄酒企业微信群,及时发布政策信息、行业动态和监管要求,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和技术指导。持续做好上级政策研究跟进,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用于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园、地理标志保护工程等项目,通过实施专项担保基金、提供贷款贴息等措施,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支持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和提升产品质量。积极推动葡萄酒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葡萄酒文化旅游线路、举办葡萄酒文化节,提升乌海沙漠葡萄酒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一系列服务举措,我市葡萄酒企业在品牌建设、市场拓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品牌是葡萄酒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筑牢品牌保护防线,以有力措施提升产品竞争优势。积极帮助企业申请地理标志、自治区“蒙”字标、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等认证,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目前,我市已有4家企业通过乌海鲜食葡萄“蒙”字标认证,汉森、阳光田宇、吉奥尼、云飞等乌海沙漠葡萄酒品牌已成功获得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评定合格证书。加强执法保护,加大对侵权假冒行为的打击力度,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的协同保护机制,形成合力,共同维护乌海沙漠葡萄酒的品牌声誉、市场形象和合法权益。深化品牌宣传推广,提升乌海葡萄酒的市场影响力和美誉度;同时,积极参与各类展会和推介会,展示乌海葡萄酒的独特魅力。

我市葡萄酒产业在产品质量提升、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目前,我市酿酒葡萄种植面积1.35万亩,产量303万公斤;葡萄酒加工企业4家,葡萄酒最大年生产加工能力1.43万余吨,居自治区首位,年产值超2亿元,今年实际生产酿酒原汁1940吨,约238万标准瓶;建成4个沙漠原生态葡萄酒庄,品牌价值达10.44亿元。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