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荣
2024年12月04日
1998年,302冷饮食品厂麦芽奶生产线投产。(李刚提供)
20世纪八九十年代,302市场是全市最大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市城市规划建设档案馆提供)
现如今的新天地市场。(赵荣 摄)
■影像乌海
本报记者 赵荣
拂去历史的尘埃,翻开珍藏的城市相册,乌达矿务局、红楼、乌海火车站、一通厂、跃进火力发电厂、漠中泉啤酒厂……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记录着岁月,记录着往事,也承载着城市的生命脉动与发展变迁。
本报《影像乌海》栏目旨在通过新老照片的对比,讲述难以忘怀的乌海故事,感受近50年城市变化的沧海桑田。
“新天地市场”包揽了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一名字可谓家喻户晓,但其前身“302市场”这个称呼还有多少人记得?
据新版《乌海市地名志》记载,1966年,国家商业部在海勃湾投资筹建肉类加工厂,命名为302市场,“302”是商业部对海勃湾肉类加工厂的统一编号。1969年9月,该加工厂建成投产,是乌海市食品中心屠宰猪牛羊以及加工、冷冻、销售肉制品的企业。
曾为302肉类加工厂工人的余志水回忆,加工厂包括冷冻厂(即冷库,负责牛、羊、猪的屠宰和加工)和食品公司(负责销售)。冷冻厂有半自动牛羊加工生产线1条,铁路专用线1条。1972年又建成半自动化生猪加工生产线1条,形成了集储运、深加工于一体的生产格局。
随着我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加,302市场成为全市最大的农副产品供应市场。1986年,乌海市食品公司投资兴建了302冷饮食品厂,生产汽水、饮料、雪糕、冰激凌,其中尤以“302雪糕”最受市民青睐,并远销宁夏、甘肃等地。
进入20世纪90年代,乌海市食品公司大院里旧的办公室、厂房等被陆续拆除。1992年10月,建起了302食品中心,总建筑面积7200多平方米,还建有8000平方米的露天市场、11000平方米的蔬菜果品批发市场、储存能力1500吨的肉食品冷库及与之相配套的铁路专用线,成为集食品购、销、运、储为一体的全方位开放式经营的现代化交易市场。
2004年进行大规模改造,对市场及周边进行整体综合开发,更名为新天地市场。建成了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服务、住宿于一体,配套设施完善的综合性市场。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