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楚研
2024年12月05日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
本报记者 张楚研
“今年3个村集体种植项目大获成功,入股的村民都能分红,村里也有资金为村民办实事。增加大家的收入、看到大家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是我们这些村干部最大的幸福。”乌达区乌兰淖尔镇泽园新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军说。
李军是泽园新村家喻户晓的“名人”。他不但是村干部、是致富带头人,还是2022年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据了解,泽园新村村民来自5个民族,但在李军的眼中,泽园新村不分民族,只要是村民,他都会想方设法带着大家一起奔向幸福新生活。在他的带领下,泽园新村不但团结致富,还时刻不忘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理念融入强村富民进程中,坚持各民族一个都不能少的理念,将各族群众聚拢在一起,引导他们增进理解凝聚共识,相互包容和尊重。多年来,泽园新村未发生任何一起涉民族类纠纷和矛盾。泽园新村逐步走上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
2018年,李军当选泽园新村党委书记。上任后,他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新模式,依托乌海市美泽集体经济有限责任公司和乌兰淖尔镇泽园新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动员集体经济组织入股“抱团发展”。
“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一方面我们利用乌海市美泽集体经济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农产品配送等业务,增加村集体收入,另一方面乌兰淖尔镇泽园新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则以农旅综合体为核心种植区,实施农业种植项目,探索共同富裕之路。”李军说。
今年,乌兰淖尔镇泽园新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共实施3个种植项目,一号地种植项目、农旅综合体项目以及党员示范田项目供村民选择入股。李军说:“我们创新性地提出泽园新模式。这种模式,不仅能够增加村集体收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应,还能带动村民开发致富新路子,同时解决了部分村民就业问题。”
这些项目在今年均取得了不错的收益,而这也离不开村民的支持。回族村民郭会兰早在开动员大会时就表态,家里所有人都入股。“李书记这些年为村里做了不少事情,我们都看在眼里。这些村干部每天起早贪黑就怕项目出问题,他们挣的是工资,项目成功后的分红都是我们和村里的。我信任李书记,作为村民我不支持,谁来支持。”郭会兰说。也正因为大家的共同努力,村集体种植项目才会“开花结果”。
“我们正在统计符合条件的村民,利用集体经济公益金每人补贴100元用于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剩余资金还可以给村里修路、安装路灯等。”李军说。
今年,蒙古族村民布龙巴依尔家后墙安装了一排路灯。“现在村里越来越好住了。以前我家周围没有路灯,晚上出门都不方便。这几年李书记带着村里发展集体经济,如今路修好了、路灯安上了,村里的环境也越来越好了。”布龙巴依尔说。
除了带领各族人民团结致富,李军也注重文化宣传,让民族团结进步融入日常生活。在泽园新村的街路巷道随处可见民族团结的标牌,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设置民族团结进步小景、文化长廊;“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示范街和民族团结进步田园漫步采摘道展示着民族团结的风采;村里的乡音喇叭、流动小车等都在宣扬着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与文化……
“作为村干部,我的第一要务就是带领各族人民群众和谐、团结地走向幸福生活。大家的信任就是我的动力。我愿意当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者,努力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推动者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捍卫者。”李军说。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