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维娜
2024年12月09日
“颐家亲”文明实践队成员为环卫工人系上围巾。
■文明实践推荐官
本报记者 段维娜 文/图
近年来,乌达区新达街道颐景佳苑社区围绕“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使命任务,从“暖”字下手,积极探索“阵地+队伍+资源+服务”文明实践新路径,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为群众家门口的“幸福站”。
为推动“居民自治+志愿服务”互融共通,今年5月,颐景佳苑社区以党群服务中心所在的小区为试点,通过发布“颐家亲”招募令,以社区推荐和居民自荐的方式,从设计“颐家亲”专属Logo开始,到制定积分兑换机制、定制兑换礼,逐渐组建出一支“党组织引领+居民自治”为一体的“颐家亲”文明实践队伍。打造“阵地融通、居民融入、资源融聚、服务融心”的服务体系,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寒冬时节,气温骤降,颐景佳苑社区挂念着环卫工人,为了让他们温暖过冬,12月4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了“‘织’就温暖 ‘围’你而来”文明实践主题活动,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和“颐家亲”志愿者编织爱心围巾,为环卫工人送去冬日的温暖。
“围巾是我们自己织的,天气冷了,主要图个暖和,希望您能喜欢。”热心居民朱月茹边说边将围巾系在环卫工人刘大爷的脖子上。刘大爷连连点头,感谢地说:“谢谢你们的围巾,这条围巾不仅温暖了我的身体,更温暖了我的心。”
朱月茹是“颐家亲”文明实践队伍中的一员,除了会编织围巾,奉献爱心,日常她还会充分发挥特长,化解邻里矛盾纠纷,常在小区进行违规停放电动车、飞线充电、堆放杂物等安全隐患排查;她还发挥带动作用,动员居民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社区给我们提供休闲的地方,我们每天到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晨练,大家聚在一起学习新的理论和政策,我们会当好‘传声筒’,第一时间将各类惠民好政策和好消息告诉邻居们。”朱月茹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在“颐家亲”服务队里,人人都积极发挥着“慧眼”报隐患、“巧嘴”解矛盾、“热心”暖邻里的作用。
据悉,自“颐家亲”文明实践队成立以来,社区党委发现并解决群众关切的物业、小区建设、安全隐患等热点问题20余件。“颐家亲”这支队伍凝聚起了浓浓的人情味,得到了小区居民的一致认可,让“暖意”持续涌动在辖区,更保持在居民心中。
“颐家亲”文明实践队伍还在聚焦辖区“一老一小”群体方面持续发力。社区通过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邻里文化节”“巧手送温暖”等活动,切实将小区居民紧紧凝聚在社区党组织周围,让颐景佳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起来、“火”起来。打造出的儿童休闲、居民议事活动和党群阅览等区域,成为年轻人的“打卡点”,老年人的“常聚点”。
同时,社区定期组织召开“家事会”,用“一杯茶”聊聊家长里短,拉近邻里关系;用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居民更活跃。社区工作人员可以及时掌握居民大事小情,提高党群良性互动,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真正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变成新风尚、正能量传播大本营,更成为凝聚群众、引导群众的“暖心家”。
“我们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颐家亲’文明实践队为主力,常态化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真正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变成新风尚、正能量传播的大本营。”颐景佳苑社区党委书记郭志敏说。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