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宇
2024年12月12日
本报讯 (记者王江宇)“对于我们这些上了岁数的农区党员来说,能够在党校接受一次党性教育,机会确实难得,也希望以后能多举办这样的活动。”海勃湾区千里山镇王元地村党员李俊德说。
12月8日至10日,市委组织部举办了全市农区党员乡村振兴示范培训班,73名来自农区的各级荣誉奖励获得者、致富带头人以及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突出的优秀党员在市委党校展开了一场“头脑风暴”,为加快农区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培训期间,学员们学习了党的创新理论,聆听了音乐党史课,围绕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等内容进行座谈交流,参观了市党性教育实践中心,并到市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漠海山境露营基地等实地了解我市城市精细化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农文旅融合发展等情况。
近年来,我市紧扣“学什么”和“怎么学”两个重点,抓实示范引领,制定年度党员教育培训计划安排,持续推进党员教育培训“铸魂工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按照市级重点培训、区级全覆盖培训、镇(街道)兜底培训原则,采取理论讲授、实操培训、座谈交流、观摩学习、情景互动等形式,教育引导全市各领域党员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今年,市级层面已累计举办各领域重点培训班25期、覆盖人员4000余人次,“线上+线下”方式开展“先锋大讲堂”活动18期、覆盖人员2万余人次,进一步提升各领域党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水平。深挖资源禀赋,因地制宜盘活各类党建资源,建立了以市党性教育实践中心、市党员政治生活馆为核心,以30余条红色研学路线和140余个“家门口”的党性教育实践站(点)为主的“一核多点”的党员教育平台体系,打造“看有形象、听有解说、学有内容”的全景式体验学习模式,为各级党组织开辟了实践观摩“第二课堂”。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累计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党建活动2.5万余场次。拓展形式内容,依托“五老”宣讲团耳闻、目见、亲历的史实故事,精心编制“小三线建设”“革命传统”“身边榜样”等党课;培育银发宣讲团、老奶奶帮帮团、板凳宣讲队等群众家喻户晓的“草根”志愿服务队,用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北疆党课进行时”等传统教育模式,充分发挥“乌海i组工”抖音账号、“乌海党建”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矩阵作用,将“红色家书”“音乐中的党史”等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课程纳入市级层面举办的年度党员教育培训主体班次,不断提升党员教育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