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吟
2024年12月16日
■我在一线
本报记者 鲁吟
12月13日上午,海南区巴音陶亥镇渡口村村民郭二翠在家中看着电视,屋子里暖意融融,温度达到24℃,与室外零下13℃的气温对比鲜明。
听到海南区住建局的工作人员在院外喊她,71岁的郭二翠利索地站起身,走出屋子打开院门,笑着招呼:“又来检查空气能供暖设备了?”工作人员也微笑着回应:“是的,供暖设备用得怎么样?”“很好用。”郭二翠边回答边带工作人员走进厨房,然后熟练地操作着设备面板上的调温按钮,只见面板上温度稳定在45℃。
今年,海南区积极推进“煤改电”工程,为农区1628户居民安装了空气能供暖设备,让居民告别冬季传统烧煤取暖方式,改用电能带动空气源热泵进行供暖。郭二翠家便是受益者之一。
自从安装了空气能供暖设备,入冬以来,郭二翠家用的煤少了,烟煤灰和烟煤味没有了。郭二翠喜滋滋地带着记者参观这100多平方米的屋子,屋子干净整洁,暖气片摸着还有些烫手。“以前取暖全靠烧煤炉,时冷时热,还担心煤气中毒,家里特别容易脏;现在炉坑不用挖了,煤也不用提了,家里一直是暖和的,还比用煤便宜。”郭二翠说。
“刚开始家里安装设备时,我担心价格贵安不起、年纪大不会用,可这些问题他们都给解决了。”郭二翠指了指海南区住建局工作人员。
“这次‘煤改电’改造补贴标准按照设备采购、安装价格的80%进行补贴,居民只需自行承担20%,并采用峰谷电价制度,整体费用低于过去的燃煤采暖成本。我们在农区设置了两个售后服务点,居民在使用过程中有任何问题,第一时间上门解决。”海南区住建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一头牵着群众的冷暖,一头连着蓝天白云,“煤改电”工程让农区居民乐享“绿色暖冬”。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