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丽华
2024年12月17日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
本报记者 蔺丽华
零工市场作为灵活就业的重要平台,在促进经济发展、稳定就业形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海勃湾北部零工市场是由海勃湾区政府打造的公益性零工市场,位于乌珠穆路与双拥街交会处东南角,是我市首家零工市场。自2023年5月投用以来,海勃湾北部零工市场实施一系列有效举措,全力稳就业、保就业,为各族群众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力推动了民族团结进步与社会和谐发展。
构建多元服务平台
“你好,能不能帮我看看有没有适合的岗位?我刚离职,现在岁数大了,想在家门口找个合适工作。”求职者杨志刚对零工市场工作人员说。
“我们先帮你在灵活就业数据库登记一下,填上工种和联系方式,再为你匹配最适合的岗位。”在零工市场的人社便民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热情地为杨志刚登记建档,并耐心地为他讲解了零工市场的服务功能,介绍了招聘企业和相关岗位情况。
记者了解到,在这个总面积2800平方米的市场内,设置了“一站一台六区”,即1个人社便民服务站、1个服务前台以及岗位发布、用工等候、合作洽谈、自助服务、网络直播、娱乐休闲6个服务区,还设置了免费工具房、购物超市等服务设施,让以往的零散用工、灵活用工、临时用工不再求职无门,为各民族劳动者和用工单位提供“零距离”“点对点”“面对面”的“全链条”精准化就业服务。
日前,求职者潘存军从随身的小包里取出手机,接通了用工者的电话,一边约定用工事项,一边迈入零工市场,霎时间,身上的寒气去了大半。
潘存军能快速便捷找到用工单位,得益于零工市场的线上招聘平台。
线上,市人社局开发“零工驿站”小程序、海勃湾区上线运营“海勃湾数智零工市场”小程序,用工方和零散务工人员可登录小程序发布和浏览用工求职信息,实现双方精准匹配。此外,零工市场还通过微信招工群收集用工信息,发布至求职服务群或通过零工市场直播带岗活动发布信息,方便求职者随时随地查询和应聘。
线下,一方面,每天早上5时至9时,用工方到零工市场招工,务工双方在零工市场面对面对接,一半以上的零工能在此时间段达成用工协议。另一方面,我市人社部门与社区、物流公司、建筑工地、园林绿化等零工需求量较大的单位联系,征集用工信息,通过零工市场内的岗位发布区电子屏滚动播放相关用工信息,方便待工的零工了解有关用工需求。
此外,零工市场设立了专门的服务窗口,为求职者提供现场咨询、报名登记、职业指导等服务。针对各族群众的就业需求,我市在零工市场举办重点群体精准帮扶现场招聘会、行业类专场招聘会等,还与阿拉善盟人社部门签订跨区域合作框架协议,联合举办招聘会,促进两地人力资源深度交流合作。
自投入使用以来,零工市场日均服务300余人;建立求职服务群21个、招工服务群5个;举办线下招聘会3场;开展直播带岗240多场,通过各渠道向外发布岗位约1.5万个,日达成用工务工对接200多人次。
加强技能培训
“过去揽活儿全靠‘抢’,现在有了零工市场,坐着等活儿就行了。零工市场还提供技能培训,以后谁还会在路边揽活儿呢。”在零工市场免费工具间,求职者杨志刚一边试用崭新的工具,一边高兴地说。
零工人员李贤之前是一名全职妈妈,一直想找一份工作,既不耽误照顾孩子,又能有一份收入补贴家用。“照顾孩子的空闲时间,我报名参加了手工活儿培训后,把手工活儿带回家,产品按件结算,通过技能增加了收入。”李贤说。
李贤所说的技能培训,是零工市场提供的服务内容之一。
根据市场需求和各族群众的技能水平,零工市场开展多样化的技能培训,包括家政服务、工具使用安全、防触电知识技能、传染病预防知识等培训15场,提高和增加各族群众的就业竞争力和卫生、安全防护知识,促进他们更好地交往交流交融。
丰富“就业+”服务
零工市场的门口挂着一幅非常醒目的书法作品,“大爱无疆”四个大字写得流畅有力、洒脱雄健。这幅作品出自曾在零工市场找活儿的零工。
在零工市场,各式各样贴心的服务,让各族务工人员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市场内设置的免费工具间、平价小超市、储物柜,方便零工务工时借用工具、购买食物、储存随身物品;免费提供的饮水机、微波炉、应急药箱、AED急救、台球桌、电视、棋牌等设施设备,为零工人员待工提供了便利。
此外,零工市场联合社会各界开展趣味运动会、“衣+益”爱心衣物捐赠、免费理发、义诊等多种形式的“暖工”活动,促进各族劳动者交流与沟通;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在租房、落户、子女上学、党组织关系转移及临时救助等方面的“帮办代办”服务,提升其城市归属感;邀请专业律师为劳动者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截至目前,零工市场共计开展各类“暖工”活动50多场,推出“帮办代办”事项8项,提供法律援助10余次,受理各类矛盾纠纷29起,成功调解26起,调解成功率达89.6%。
强化宣传引导
零工市场以市场为基地,积极创建“劳务共育石榴红 民族团结心连心”特色品牌。服务大厅里有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栏、宣传标语、民族政策宣传册等,电子大屏幕常态化滚动播放党的民族政策。
此外,零工市场在务工人员待工之余,积极组织开展宣讲、观影等形式多样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各族务工人员深刻理解党的民族政策,深入交往交流交融,坚定不移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引导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由“聚”到“融”。
海勃湾区就业服务中心主任任培军表示,海勃湾零工市场将继续立足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外来群众市民化、各民族互嵌式发展,在着力解决各族零散务工人员务工问题的同时,为其提供社会保障、维护权益等便利服务,并注重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民族政策讲解,使他们更好领悟“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更好融入乌海,成为乌海这个各民族团结和谐大家庭中的一员。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