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荣
2024年12月18日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
本报记者 孟荣
乌达区梁家沟街道永昌佳苑社区成立于2017年3月,是乌达区搬迁改造过程中形成的新社区,所辖5个小区,有汉、蒙古、回、满、藏等8个民族,社区90%以上的居民来自乌达区的三个棚改老矿区,现在又通过搬迁以互嵌式的方式生活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新的大家庭。
为了提高社区各民族群众幸福指数、增强各民族群众的凝聚力,永昌佳苑社区将为民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了居民生活的点点滴滴。通过组织各族群众开展养老助残、文体康乐、帮办代办等“上门式”暖心服务,让各族居民共享社区改革创新发展成果。
坚持党建引领,掌稳民族团结进步共建“方向盘”
永昌佳苑社区党委强化党的领导,以“完善组织、优化制度、激发内力、广借外力”入手,搭建“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4级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组织架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制定有关制度,明确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具体措施和任务,形成一张网状的党组织覆盖体系,助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层层有人抓、件件有人管。
永昌佳苑社区充分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现有资源融合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平台,达到阵地共建、资源共享、宣传共用的效果。先后打造永昌佳苑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展厅、文化宣传长廊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口袋公园”,使居民休闲娱乐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相融合,成为社区各族群众交流、学习的平台。
强化“三个融入”,绘就民族团结进步共治“同心圆”
永昌佳苑社区党委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全面工作,与社区平安建设、基层社会治理、创建文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中心工作有机融合,营造出了辖区动员、各民族发动的浓厚氛围。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便民服务,以服务各族群众为出发点,以各族群众满意为落脚点,开展“帮办代办”“延时服务”“居家养老”等各类便民服务,解决各族群众就业创业、子女入学、社会保障、法律援助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提升各族群众的归属感。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日常生活,坚持文化润心、思想润行,多角度、常态化、更广泛地开展各类宣传活动,截至目前,开展“党的光辉照亮童心”“书香润心灵 红色经典颂”等主题文化娱乐活动20余场(次),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真正入户、入脑、入心。
打造“五星家园”,擘画民族团结进步共享“新图景”
打造精神家园,让民族团结进步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永昌佳苑社区积极服务中心大局,从思想上培根铸魂、凝心聚力。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载体,以“书记带头学+党员集中学+工作错时学+假日补课学+多样式融合学”的方式,持续加强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的学习教育,将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纳入学习计划,列入考核内容。
永昌佳苑社区借助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载体,推行“六微”模式(即观看微视频、聆听微故事、开设微课堂、宣传微典型、认领微心愿、兑换微积分),以“典型课堂”“楼栋党课”“菜单教育”宣讲等形式,累计开展各类学习20余次。
打造文明家园,让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春风化雨润心田”。永昌佳苑社区以“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为主题,举办“我身边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宣讲活动,在辖区中心位置、公共场所设立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专栏、张贴民族团结创建宣传标语海报。通过户外宣传活动、网格员入户走访,发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知识宣传手册600余份,积极开展“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广泛利用微信公众号、居民微信群等载体开展宣传教育,激发干部群众对民族政策的学习兴趣,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步理念入脑入心。
打造和谐家园,让民族团结进步服务“精准便捷解民忧”。永昌佳苑社区充分发挥群众工作优势,创新调解工作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统筹司法所、社区及网格力量,认真组织开展矛盾隐患排查工作,及时调解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让矛盾化解在“第一道防线”。通过网格长、网格员日常巡查走访,扎实开展重点群体、重点领域等矛盾纠纷专项排查调处工作,从“被动受理”向“主动发现”转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预防化解矛盾纠纷方法途径。
永昌佳苑依托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整合辖区老党员、老教师等善于解决矛盾纠纷的居民,成立“邻里理事长”“老奶奶帮帮团”等社会组织,用群众的语言和方式解决群众间的矛盾纠纷,累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30余件,就地化解率达100%。
打造宜居家园,让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固化于心践于行”。结合辖区人居特点,永昌佳苑社区着力打造一刻钟社区生活圈,科学布局服务设施及配套资源,补齐社区短板、提升服务品质,积极打造“宜居、宜业、宜养”的居住环境,现已建成乌达区智慧养老调度中心、爱心养老院、卫生服务中心、就业服务中心、就业创业园、口袋公园等。
针对辖区老年人多的实际情况,永昌佳苑社区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了养老综合服务中心,中心内设有日间照料室、多功能活动室、棋牌室等功能室,为老年人提供保健康复、休闲娱乐等日间托养等个性化服务,让老人享受安心、称心、舒心、放心、开心的“一站式”服务。
打造幸福家园,让民族团结进步成果“福泽千家进万户”。永昌佳苑社区践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从服务切入,向引领用力,探索基层“不见面服务”模式,通过城市服务公众号、社保缴费小程序等载体实现社保、民政、低保等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形成线上线下融合服务的新局面。
永昌佳苑社区创建“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用大数据分析手段对服务事项进行分类分级,利用网格员、志愿者等“跑腿员”,针对高龄津贴、低保救助等特殊服务人群事项提供上门办理服务,持续拓宽服务空间,实现群众办事零障碍,服务群众零距离。通过“网格化”走访,主动上门“询单”,摸清居民的各类服务需求,根据居民个性化的需求提供精准的实践项目,将社保缴费、就业培训、物业管理等8类26个便民服务项目纳入网格“我帮你”志愿服务,让“有事办、进驿站,到驿站、一站办”落地实现,构建服务各族群众的大平台。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