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晓敏
2024年12月18日
本报记者 毕晓敏
今年以来,海勃湾区法学会深入各成员单位、镇、街道等,扎实开展“双百”活动,即“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通过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分类施教、创新形式,将法治理念植根于群众心中,为法治海勃湾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组织有力
确保“双百”活动高位推进
海勃湾区法学会坚持以政治引领为核心,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双百”活动的重大政治任务。依托政法党建联盟,法学会每月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等重要法律法规,开展一次专题授课,不仅将抽象的法律条文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还注重提升政法系统的法治实践能力,确保每一名政法干警都能成为法治的坚定拥护者和实践者。
为确保“双百”活动顺利开展,海勃湾区法学会还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将办好“双百”活动列入全年工作要点,一体谋划推进。截至目前,已开展“双百”报告会、专题讲座63场,联系法学专家41人,受众7000余人,不仅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法治素养,也为法治海勃湾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分类施教
满足多元化法治需求
在“双百”活动中,海勃湾区法学会坚持科学分类、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了解不同领域对于法学专家的具体需求,依据专家选题、专业特长、实践经验等多方面对法学专家进行科学分类与合理分配。这种精准对接的方式,确保了每位专家的授课都能发挥最大价值,满足受教育群体的多元化法治需求。
针对政法机关,海勃湾区法学会邀请自治区党委政法委资深专家围绕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开展专题授课;针对一线干警,联合区委党校举办了干警政治能力提升示范培训班;针对法院系统,开展了裁判文书规范化培训和审执业务大讲堂;针对检察系统,举办了食品药品领域公益诉讼专题培训。针对执法队伍和基层网格员队伍,海勃湾区法学会分别邀请了相关专家开展行政执法能力提升和普法宣讲培训。
创新形式
拓宽“双百”活动覆盖面
在创新形式方面,海勃湾区法学会以“双百”进校园为抓手,将“双百”活动与“法治文化基层行”相融合,依托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组织驻站会员和法治副校长定期到中小学开展“双百”青少年专题讲座,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还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法治教育。
海勃湾区法学会还依托法治工作室、青年之家等平台,开展了检察开放日、法律知识竞赛和辩论赛等一系列活动,不仅拓宽了“双百”活动的载体和形式,还激发了青少年对法治的兴趣和热情。海勃湾区法学会通过组织学生观摩典型案例庭审、开展模拟法庭、体验法治教育基地等方式,让青少年在亲身实践中感受法治的力量和魅力。海勃湾区法学会还设立了“司法守护 少年逐梦”法治邮箱,专门回复青少年的法律咨询,为青少年提供了便捷的法律服务渠道。
海勃湾区法学会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扎实开展“双百”活动,让法治理念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