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建慧
2024年12月20日
韩建慧
如果说日子就是一本书,冬至就是封底,过完冬至,这书也就翻完了,就算重头再看,也是翻了年。
读书的时候很盼冬至,因为冬至前后,学校就要组织至少为期一周的期末考试,考完试去食堂吃一顿饺子,就能回家了。学生们戏称,食堂一旦开放很多窗口卖饺子,就是“滚蛋饺子”,意思是告诉学生们放寒假了,吃完饺子早点“滚蛋”。
我很恋家,为了每年寒假都能最早“滚蛋”,火车票预售第一天就抱着厚棉袄去火车站连夜排队。那时候买车票除了到车站排队就只能加价请代购点代购,但代购点一般只提供卧铺票,且不能买半价,对于穷学生来说,差价近两倍的卧铺票其实还挺奢侈的。
售票厅大门常开,跑风漏气,并不暖和,因此刚去排队时总觉得很冷,排一会儿就人挤人,又觉得很热,脱了棉袄抱着排,一刻钟后又觉得冷,于是反反复复,几个小时后终于挤到了窗口前,塞进去学生证和钱,不一会儿,车票连着零钱和学生证就被丢了出来。
这时候必定要手疾眼快地抓回来,我第一次去的时候就遇到了突发事件,丢出来的车票被旁侧一个“不讲武德”的家伙顺手抓走,我惊得目瞪口呆,不知道该喊还是该骂,幸亏维持队伍秩序的警察在那个家伙后背上狠狠拍了一下,他才讪笑着把车票还给我。
“又不是钱,他抢我票干嘛?”我战战兢兢地问。
“可以退了换钱。”有好心人说。
买好了票,就一边“啃”书一边等着期末考试。对于日常只知道星期几却不知道具体日期的学生来说,冬至这个农历节气竟然人人都晓得。原因无他,冬至当日,食堂里总会开放七八个窗口卖饺子,一盆一盆的水饺,白白胖胖、热气腾腾,看起来无比诱人。卖法也不论斤两,只看卖饭窗口的碗有多大、厨师大叔的勺有多深,一勺下去就是满满当当一碗,数一数,得有三十多个。
我的学校虽然在北方,但地处黄河以南,因此南北方口味交融。北方孩子多爱吃干饺,饺子要蘸着醋蒜水吃;南方同学则更爱汤饺,汤底里要飘着紫菜和虾米。无论干饺还是汤饺,不爱吃饺子的人倒是少有。大约在20年前,学生们可以吃的食堂花样儿远没有现在这么多,饺子仍然算是“好饭”。
我总能赶在元旦之前到家。于是那种旧年翻新年的羁旅悲伤从来没有经历过。长大之后反而身不由己,在家以外的地方跨了好几次年。有一年在外地出差,开完会大家去吃饭,发现会议餐供应的主食竟然多了新鲜出锅还热气腾腾的饺子。服务员解释说,今天是冬至,吃了饺子不想家。
哇,居然已经是冬至了吗?同行的朋友说,冬至就是归乡的号角,无论身在何处,冬至饺子一吃,就要开始准备回家过年啦。我却有一瞬思绪飘移,这冬至何止是归乡的号角,分明也是新年的序曲,是春回的鼓声,旧岁要翻页,新年将要来,寒谷迎春生,哪一样不值得吃顿饺子来庆贺呢!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