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阳 呼海龙
2024年12月23日
今年以来,乌达区试点推行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精网微格”治理机制,不断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推动工作力量下沉,提升网格组织发动、应急响应、快速动员能力,打通基层治理服务“最后一米”。
乌达区以党建为引领,着力构建“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微网格党小组”组织架构体系,赋予网格党组织协调使用专职网格员、社区协辅人员、物业服务人员、居民自治骨干等网格工作力量的权力,建立网格党组织成员包联微网格和微网格党员中心户、党员责任区等制度,通过微信联络矩阵、每日一访等方式,健全网格党组织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常态化穿透式联系服务群众渠道。
同时,乌达区按照“属地管理、规模适度、标准统一、无缝覆盖、动态调整”的原则,以楼栋(街巷)为单位,以覆盖涉及30—100户居民或者3小时内网格力量基本完成入户排查、宣传组织动员的工作量为标准划分“微网格”。微网格长(员)按照“1+N”标准设置,“1”名微网格长原则上由居民小组长、居民小组骨干、党员骨干担任;“N”名微网格员优先从居住在该微网格的党员、楼栋长、单元长、热心群众、社会组织骨干等群体中选用。截至目前,乌达区17个试点小区(住宅院落)划分微网格139个,已选用的114名微网格长、115名微网格员全部为单元长、楼栋长、居民党员和热心群众,让更多群众从基层治理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
自“精网微格”治理机制试点推行以来,乌达区印制《一图读懂乌达区“精网微格”治理机制》宣传册300份,各街道组织社区“两委”、微网格长、微网格员开展培训,对网格员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和指导,并要求网格员主动承担责任,全面掌握基层动态,及时了解社情民意,保质保量完成自己网格区域的工作,真正做到把服务群众、排忧解难落实在网格,把矛盾纠纷、风险隐患化解在网格。
此外,乌达区各街道以“精网微格”治理机制试点推行为契机,结合实际创新打造“微网格”治理新模式,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巴音赛街道党工委聚焦平房区治理难题,以搭建“红蓝网格驿站”为载体,探索“党建红+平安蓝”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联合辖区派出所、综合执法中队、市场监管局,切实构建形成“街道—社区—网格长—网格员—房栋长+N”五级治理模式,让每个网格都能找到最后责任主体,来承担相应的安全、环保、稳定等法定责任,让每个居民、每个主体都能够自动履行相应责任。滨海街道党工委探索楼栋长熟人治理模式,采取“入户走访+居民推荐”的方式,选聘在职党员、机关企事业单位离退休党员、居民党员等各类群体担任楼栋长,制定形成《楼栋长管理制度》等,持续开拓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梁家沟街道党工委打造“红管家”为民服务党建品牌,坚持“党建引领+多元协同+志愿服务”的模式,广泛吸纳退休职工、老教师、老党员等组建“红管家”志愿服务团队,在舒心微调解、贴心微服务、爱心微公益、入心微宣传、暖心微聚力等方面持续发力。
乌达区将持续推深做实“精网微格”治理机制,努力将困难帮扶、政策宣传、志愿服务、矛盾调解等基层治理重点难点任务深度融入网格化治理,以“微网格”托起基层治理“大平台”,真正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社会管理全覆盖、群众诉求全响应,构建起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张丽阳 呼海龙)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