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旗背后的责任与担当

孟荣 付兰伟 兰向琼

2024年12月25日

12月4日,乌达区五虎山街道复兴社区的工作人员将一面印有“爱心送温暖,携手共建情”的锦旗送到了乌海能源乌达煤炭加工有限公司,向该公司志愿者无私帮助社区群众的善举表示感激。

这面锦旗背后的故事,要从该公司工作人员与社区网格员的一次沟通说起。

一天,该公司工作人员在与复兴社区网格员沟通中发现,社区部分老年人存在因子女长期在外工作,日常生活需要更多关怀的问题,及时向公司领导反映。了解这一情况后,该公司组织工作人员走访慰问了这些高龄老年人,将温暖和关爱送到老年人身边。

乌达煤炭加工有限公司的志愿者为老年人送关爱的善举只是乌海能源公司广大志愿者多年来践行雷锋精神的一个缩影。在这里,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

每年高考前,乌海能源物资供应中心火工品储运部主管董健都会把自己的车清洗得干干净净,贴上“爱心送考车”的标识。并根据提前预约好的考生信息,熟悉送考路线,和考生家长沟通确定出发时间,从细微之处为爱心送考做足准备。

这样的爱心送考路,董健一走就是14年。

和董健一样,多年来始终坚守在志愿服务道路上的还有乌海能源物资供应中心职工仝雪婷。11年前,由于一位好朋友生病急需输血,仝雪婷毫不犹豫地献血,挽回了朋友的生命。也就是从那一刻起,仝雪婷认识到鲜血对于挽救生命的重要意义。从此,她每年都会参加两次无偿献血。

为确保献血质量,仝雪婷还主动了解献血知识。每次献血前的一周时间里,她都会调节好睡眠,不吃油腻食物。仝雪婷还积极科普献血知识,发动身边的亲人、同事加入献血队伍中,用点滴热血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11年来,仝雪婷已经无偿献血22次,累计献血6400毫升。

2022年5月的一天,乌海能源救护大队乌达中队正在组织队员进行体能训练,只见离训练场地约200米处冒起浓烟。队员们无暇多想,立即扛起灭火器奔向着火点。

火灾发生在离救护大队不远处的居民区,火势不断蔓延,周围的树木与电线杆也被引燃,如果任由火势蔓延,后果不堪设想。面对2米多高的烈焰和滚滚的热浪,队员们丝毫不敢耽搁,1个多小时后,明火才被彻底扑灭。此时,汗水混合着烟尘,每个人都是“灰头土脸”,但是为了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大家都无怨无悔。

一次次爱心奉献,一次次挺膺担当,乌海能源公司的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用志愿的光照亮前行的路,用点滴关爱、温暖与付出,向社会传递央企党员群众的善举与大爱,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依旧熠熠生辉。

(孟荣 付兰伟 兰向琼)

[手机扫一扫]